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皇帝称他庙号,而有的称谥号?
庙号,谥号,皇帝为什么有的皇帝称他庙号,而有的称谥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了方便。
隋朝以前,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而谥号基本就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所以用谥号称呼,如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
后来每个皇帝都拥有庙号了,但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皇帝的谥号却越来越膨胀、越来越长,甚至长达十几二十个字,后世称呼明显不方便。所以就改称庙号了,如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
到明清时期,除了个别皇帝外,大部分皇帝都只用一个年号,所以习惯上也会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皇帝活着的时候叫他的尊号和年号,皇帝死后一般称其谥(shì)号和庙号。谥号为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谥号起源于周朝,取自《逸周书·谥法解》,一共五十多个字,后世谥号之制定遂以谥法为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秦王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没想到秦朝二世而亡,到了汉朝谥法又重新恢复,至清末止。根据谥法分为上谥、下谥和平谥,通俗的说就是表扬型、批评型和同情型。
表扬型的谥号有“文”,表示经纬天地,就是干了很多伟大的事,有周文王,汉文帝等。“武”表示克定祸乱,有汉武帝,梁武帝等,“穆”表示布德施义等,有“岳武穆”,武穆就是说克定祸乱,布德施义。
批评型的有纣王的“纣”,其实纣不是名字,纣王的名字是帝辛,“纣”西周给他的谥号,残义损善曰纣,就是说沉溺酒色,奢糜腐化;周幽王的“幽”,淫德灭国曰幽,动静乱常曰幽就是说贪好女色导致亡国。隋炀帝的“炀”,“炀”表示“好内远礼”,就是说沉迷酒色,无视礼义。周厉王的“厉”,表示“杀戮无辜”,就是滥杀无辜。
同情型的有“愍”表示“在国遭忧”,皇帝没有错但祖宗造孽,报应在你身上所以是在国遭忧;“殇”,表示“短折不成”,出生100天当皇帝,当了两年死了,所以是短折不成;“灵”,乱而不损曰灵,你这皇帝虽然昏庸,但对国家没造成什么损害,所以是乱而不损。
在唐朝以前一般是用谥号来称呼帝王的,唐朝时皇帝的谥号变批评型的都是表扬型的,从武则天开始,帝王的谥号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慈禧太后的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唐朝以后皇帝死后一般都称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原因是“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汉朝时期重新恢复这种制度,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并不多。唐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除了极个别的。
唐朝之后,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去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皇帝有庙号者占绝大多数,所以多称庙号。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盖棺论定的功用
庙号称之为什么祖什么宗,一般开国之君称祖,例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守成之君称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宋高宗赵构等,所以可以说是祖有功而宗有德。不过在元明清三朝的时候比较特殊,成吉思汗称之为元太祖,因创立了蒙古帝国,而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候庙号为元世祖,因为元朝继承自蒙古帝国,但元朝灭了南宋,统一中国,开创基业,称之为“祖”。
明朝的基业是由朱元璋所建立,其称明太祖,而由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其侄的政权,等同于把江山再打了一遍,其庙号初为明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崇庙号为明成祖。 清朝最特殊,有三祖。清朝起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部落,清朝建立时追封为清太祖,而清朝所统治的地区基本是顺治帝在位时所占领,故顺治帝也被视为开创之君,是为清世祖,此后康熙帝由于平三藩、征准噶尔等军事成就,被群臣认为“名为守成,实乃开创”,故成为清朝第三个称祖的皇帝,庙号圣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庙号就是在太庙里供奉而起的称呼,古代的太庙一般只摆7-9个排位,新的进来老的就得移走,关系近的进来,关系远的就得移走!所以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摆进太庙享受长期祭祀!那些长期驻扎太庙的老铁才配有庙号,其它的不配;一般的这祖那祖的就是享受庙号的老铁。
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对其的评价而定的称号 ,谥号不仅仅皇帝有,诸侯,有功名的大臣等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也有,比如说什么范文正公,左文襄公等等乱七八糟的就是谥号!
分享知识,手留余香!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喜欢的点个“关注”
上一篇:为何西医可以签免责协议,中医看病却很少让患者签署免责协议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