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来评评曹雪芹的《红楼梦》?
红楼梦,也是,宝玉谁来评评曹雪芹的《红楼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管曹雪芹是否是(红楼梦)(石头记)原作者。而原作者对社会肮脏的现实,人心叵则、虚伪、无奈、渴望解脱的心态,描写得凌厉极至。是了不起的作者。在对于人物塑造,故事的逻辑性,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能比拟。
如果贾宝玉知道当今又要恢复(味同嚼腊读圣贤)了,何必再到红尘,即使皈依佛门也没有用,还不如做回补天落选的石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往今来,研究《红楼梦》的大家数不胜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不是一朝一夕能解读其中的含义的,我愿意跟大家继续努力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楼非楼,梦非梦,红楼即是梦中人
昔读红楼泪婆娑
再读波随心逐流
满园荒唐心酸泪
人性人心大观缘
迷石一梦红楼觉
云在青天水在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是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看得也很粗浅。感觉如果以曹霑先生的预设来写完的话,每个人的结局冥冥中早已注定,就像电影《无极》一样,但高续写的部分显然有悖于此,就拿史湘云来说,其结局与判词中写的“湘江水逝楚云飞”分明迥异。但造成这种局面的,定不是因为高笔力不行或者悟性不够,更多的还是因为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所以写到最后与预设大相径庭者就见怪不怪了。
但《红楼梦》其书绝对是一本奇书,虽说按头制帽并不是多少高级,但能如此用心,以致呕心沥血,也早已堪称神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句话这么说的:“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红楼梦》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这句话是说,你学的知识再多,看的诗书再多,如果没看过《红楼梦》,那也不算真正的懂知识、不算真正的饱览群书。
《红楼梦》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包括通俗文学、戏曲、诗词歌赋、医学、佛学、道教、饮食、服饰、占卜、天文地理等等,特别是对人物语言、行为和心理的描写更是一绝。
总之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用什么语言赞美它都不为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雪芹一生起伏很大,他爹和康熙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在江南也是富甲一方,连康熙下江南都要去他家下榻吃饭,然则雍正皇帝把他们家抄了,在抄家后呈上去的财产名单里,负债累累,欠了几十万两,很大部分又康熙的原因。我个人觉得曹雪芹的《红楼梦》,最重要的就是他内心的独白,加上他总结的为人处世之道,还有就是他笔下人物的命运。
曹雪芹的独白: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他总结的为人处世之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笔下的人物命运则体现在12金钗之中:
第一个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第三是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第四是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是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第六是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第七是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第八是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第九是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第十是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第十一是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第十二是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