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戏剧评论家张晓斌先生的印象?
戏曲,秦腔,陕西你对戏剧评论家张晓斌先生的印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01年后,张晓斌全身心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走访前辈和演艺界同仁,想方设法搜集材料,挖掘戏曲方面那些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总结,为前辈名家树碑立传,为中年名演记功述业,为青年新秀鸣锣开道。他结合在文艺广播、戏曲广播做戏曲专题节目的需要,不避寒暑,夜以继日,笔耕不辍,为戏曲艺术宝库增添了大量史料性极强的鲜活资料,张晓斌剧坛纵横丛书《戏苑觅踪》《品味秦腔》《梨园杂谈》三册已出版发行,还有三册即将付梓终留遗憾。
三.总结
张老师努力了一辈子,将戏曲创新.融合到生活,让新时代的年轻人都能接受,他的付出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2020年5月17日20时41分,因病救治无效,终年75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死如灯灭,称乎实太多
现在来称评,似乎过不去
是金是块铁,时间会告诉
最恨是邦闲,风吹一阵过
化为无影踪,看似身后荣
黄土演义中,风平浪又静
不见魏晋风,悄然兴点浪
尽得美言词,可称大才殒
细评金石碑,负了品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张晓斌,男,1945年生于泾阳。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3岁从艺,先作演员后事编导,兼及戏剧评论和节目主持人。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团长。
张晓斌将自己的大半辈子时间都投入了秦腔事业,这源于儿时对秦腔的热爱。
他合作或独立创作、改编、移植戏曲剧(节)目百余部(件),排导大小剧目数十出,其中创作并导演的眉户现代剧《臂塔圆舞曲》,获1993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眉户现代剧《陕北婆姨》,在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改编眉户传统剧《张古董借妻》并任主演;整理重导眉户古典剧《屠夫状元》,1990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改编秦腔传统剧《狸猫换太子》,其选场《抱盒》、《拷寇》在陕西省青年演员“易发杯”大赛中获剧本改编优秀奖。撰写及编导戏曲电视节目《大西北乡音》,获中央电视台“星光奖”;创作戏曲联唱《喜看三秦更辉煌》,在陕西省国庆50周年晚会中获作词奖。发表戏剧评论40余篇,其中《浅评秦腔<赵氏孤儿>的改编》获陕西省文艺科研优秀论文奖。为陕西文艺电台及卫星广播撰写并播讲《张晓斌梨园趣闻》130余篇、《戏曲名段点评》50余篇;在陕西广播电视报发表《戏苑趣话》专栏文章30余篇等,总计逾百万字。从1986年起主持戏曲演唱会逾千场,两度获陕西省优秀节目主持人奖。
艺术成就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人物家教大典》、《中国戏剧家大辞典》《百年陕西文艺经典》等大型辞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张晓斌是陕西戏剧界才华横溢的多面手,秦腔著名主持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张晓斌老师的戏剧接触不多,看的更多的是张老师的主持,主持风格大气,亲切幽默,看张老师主持节目真是百看不厌,一直以来感觉张老师身体非常硬朗,突然看到那个消息感觉十分不真实,以为是假的,谁知越来越多的人悼念张老师,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感到非常遗憾,张老师的舞台功底非常之好,又一身兼多种职业,老师的离去真是秦腔界的损失,同时对众多喜欢张老师的粉丝来说是一种遗憾,是一种无奈!太突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哈,张晓斌这个都不很陌生的。只有爱好听戏的才有深深的体会这一种传统文化,他可是唱腔有名的老艺术家。他的作品是我们从小听着长大。国家一级编导。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编导的。戏曲非常有传统性的,比如:创作眉户现代剧《陕北婆姨》《屠夫状元。》《抱盒》《拷蔻》
……等等,我都不一一说了。有喜欢戏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