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喜欢中国式婚礼吗?为什么这么繁杂?
婚礼,中国,礼仪你们喜欢中国式婚礼吗?为什么这么繁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们喜欢中国式婚礼吗?为什么这么繁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式结婚,是民族的传统婚俗文化。一辈子才一次的婚礼,再繁琐应该都不为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挺喜欢中国婚礼的,热爱,喜庆,礼节符合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婚礼为什么这么复杂?
因为中国婚礼不仅仅是一种结婚形式,更是包涵诸多传统文化在里面。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婚礼的由来
婚礼在《礼记·昏义》里面记载为“昏礼”。因为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
婚礼的内涵
古人对婚礼和婚姻十分重视,认为它对上以事奉宗庙祖先,对下以继承后世,即延续香火,繁殖后代,因此君子十分重视它。古代婚礼中许多繁文缛节就是为了突出婚礼的庄敬隆重,以强调婚礼的重要。
婚礼的三书六礼
旧时汉族婚姻礼仪有“三书六礼”。
“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婚礼阶段
婚前礼仪
婚前礼仪,指迎亲之前所需要的礼仪,按照礼制的流程,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之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准备婚服,最后才是迎亲。
正婚礼仪
《礼记·昏义》记载,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鴈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鴈,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婚后礼仪
新娘到了新郎家后,父母以下的人都要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迹。新娘进门后,先拜猪枳和炉灶,再拜天神地诋、列祖列宗,然后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新娘三日庙见之后,才开始“执妇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厨房,操烹饪之事以孝敬父母。
现在中国婚礼已经大大简化并加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更符合现代人要求和审美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数二字,包括了传统和礼仪,虽然繁琐,但也不失庄重,充分体现了国人对婚姻的看重和对婚姻关系的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式婚礼每个地方是有差别的。农村和城里也有差别。但有一共同点,就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大吃大喝。累的结婚人家三天休息不过来 躺下就睡着。
究其原因,一是讲排场。爱面子,互相攀比。
二是,别人家孩子办喜事,自己从没落下过随礼。轮到自己家了,总想把之前的付出对对现。这种心情虽然说不出口,但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三是生活条件好了,过去父母结婚没这个条件,现在总想把儿女的婚事办的让亲戚刮目。所以大操大办就成为时尚。过去旅行结婚基本绝迹。
现在接待婚礼专业队越来越高大尚。成了一部分人的职业。推波助澜,成了中国的独特的风景。
其实,中国缺的是文明,节约,快乐的婚礼。有些陋习应该扬弃。
婚礼应该与时俱进,和新时代合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繁杂一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婚姻的看重,还有警示的作用——迈过婚姻的繁杂后是生活的琐碎,你们也要携手走过来,共同面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一辈子一次,难忘!
上一篇:柯南主线是哪些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