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情感和道德远大于法律,你怎么看?
道德,法律,情感有人说情感和道德远大于法律,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古至今延续的美德,也是中华文明以孝为先的嫡传。
法律是制裁对人造成伤害者。这就好比说法律是冰冷的一样。
然而情感是人性的显露,是温暖人心的,情感更是让人充满爱,充满幸福的源泉。
道德是基于情感的总结
在法律与情感中平衡。
说通俗一点就是法律的冰冷通过道德让情感温暖人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情感,道德和法律是用于不同环境和不同评判条件下的定义,
有情感在,道德的约束也就失去了意义,
情感和道德都在,法律还有意义吗?
往往都是情感已经被淡化了,或者双方牵制情感的条件消失了。
比如父母都不在了,那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就只剩下过往的情感累积了,如果过往兄弟姐妹之间不是停留在父母层面的互动,而是一直彼此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那么即便父母走了,这份情感依然在。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手足之间的情感完全是依靠的父母,父母让兄弟姐妹之间条件好的去帮助那条件弱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弱的一方一旦有些什么,父母就习惯了让家里条件好的子女去帮助。
父母总是那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都是爹妈的孩子,父母现在年迈了帮不动了,你们帮父母帮帮吧。
然后一次次的帮下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天平一定是越来越失重,只是父母如同天平中间的轴心拉扯着两边的天平不让其侧翻。
父母总有拉不动的那一天,父母撒手走了,之前失衡的天平一定会摇摇晃晃的坠倒。
这时候撼动这个天平的往往就被加上了道德,严重的涉及父母遗留财产的,又会被扯上法律。
世间无法断明白这种情感,道德和法律的理,
其实只需要所有当事人想明白“现在的果都是之前的因所兑现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可以给我们无私的爱,再无其他人。
想一想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需要他人的帮助,那就从我们有能力付出和出力时,多做一些吧,因为我们现在做的都终将回到我们的身上,无论好还是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大脑是最复杂并且是迄今为止尚未研究透彻的事物。所有的一切皆有可能在大脑支配下完成无论好还是坏,这是情感的外在表达,传递的是对道德的理解。
法律是在默认理性的情况下设定行为框架,去约束人类的行为。
你认为该如何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情感和道德是人类群体生活进化,文化的一种,有地域区别,形成观念,靠自我约束,虽人能谴责,但个人不理会,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2、法律是政治性产物,为执政阶层服务,一旦制定,具有强制执行,个人如果触犯法律,会被强制执行,受到限制,不能自由活动,严重会危及生命。
3、情感和道德、法律都是能约束人的方式,情感和道德偏向于靠自觉,不一定能约束成功。法律是教育、劝导及强制执行的,但有时法律制裁也会迟来的,比如那些被通缉的罪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先进的社会,一定是法治细致完善的社会,因为法治是靠得住的东西,而道德是靠不住的。往小里说,如果住宅楼里有一户噪音扰民的,在文明社会打个电话警察就来处理了,依靠道德的社会可能几年也解决不了。往大里说,杀人、谋财案发生了,依靠法治的社会会将罪犯绳之以法,而依仗道德的社会就不一定了,因为道德的制高点是掌握在权贵手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社会想进步,必须法大于情,只有在健全的法制下,所有人,包括公司,团体,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才能在法律的框架下以法办事,有法可依。法律之外还有情,但这情也是在法律之下的酌情。情感和道德与法律并不冲突,大情大义的人更遵守法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只是用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道德本身就和法律脱不开关系。
上一篇:银行贷款做流水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