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内汽车都换装中文按键能不能做到?
按键,英文,汉字国内汽车都换装中文按键能不能做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国内汽车都换装中文按键能不能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内汽车都换装中文按键能不能做到?当然能做到,并且非常容易,不就是把英文字母替换成汉字嘛,这有什么难的!不过我认为这样做还不够彻底,还不能完全体现我们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能完全体现我们的家国情怀。现在使用的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污染,甚至还有一些音译的泊来语,特别是数字,竟然是阿拉伯数字,简直就是对我大中华文化的侮辱。所以我建议,汽车上的按键标识,一律采用最纯正的、没有受到任何外来语系污染的甲骨文来标注,这样方能彰显我们的骨气与力量。
有人说老侯你这是在开玩笑,那是因为你们先跟我开玩笑的。汽车上各种功能按键使用英文标注是国际通用的规则,英语也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各种英文缩写也是国际上约定俗成的称呼,只要会开车的人就必须认识。日本、德国都是汽车大国、强国,它们生产的汽车照样使用英文标识,按照你们的逻辑,他们应该使用日文、德文标注才对。难道他们就不爱国了,就没有民族自豪感了吗?
我感觉现在有些人,不想着怎么发愤图强自主创新,相反总是想通过抹去某些痕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纯粹是一种掩耳盗铃的阿Q行为。你把“AC”改成“空调”,汽车空调系统就是你发明的了?你把“ESP”改成“稳定控制系统”,它的知识产权就归你了?你把“BENZ”改成“奔驰”,把“BMW”改成“宝马”,这些车就是你的自主品牌了?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其实现在汽车按键使用英文标注是最合理的,它简洁明快,含义清晰,并且字符短小,可以在很小的按键上标注。此外,现在的企业都是面向全球采购,全球销售,这样就必须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标准,使用汉语,恐怕世界上没几个人能看得懂吧?现在国内有一个自主品牌汽车,标新立异,用汉字标注汽车功能按键,说实在的,你们觉得好看吗?并且有很多无法用汉字标注,还得使用英文,结果是中英文夹杂,不伦不类的。个人认为,有这些精力 ,还不如自己努力开发出一些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才能让别人更加尊重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不大
现在中文也越来越受国外喜欢,我们国产车加上自己的文字,也是一种完美组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性很小。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 : 国内汽车换装中文按键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大致有以下三个:
1.为了使操作更便捷,方便不懂英文的人操作。(基本上是谬论,26个英文不多,而且汽车空调操作只用了一个A + 1个C,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压缩机AC开关,复杂吗?太简单了!而汽车音响大多用到的事开关PWR键,不用记字母,记按键就可以了,大多都在方便驾驶员操作的左侧,和其他的键外形都不一样,还用记吗?根本不用,记形状就可以了!)
2.传播中国汉语言文化。汽车代表的是科技、出行,文化载体最好用图文并茂的视频和图像不是更合适、更直接,汽车仪表台各项功能主要还是驾驶员和副驾驶操作,驾驶员大多集中精力开车,躲避可能出现的危险,副驾驶呢,有手机他会用去操作仪表台上的功能吗?基本很少,况且,按来按去也影响驾驶员的精力集中。
3.凸显个性、爱国情怀。自主品牌已有比亚迪在尝试全中文操控的仪表台,爱国情怀我们支持!只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仪表台零部件供应商并未跟进。
语音识别难道不是更方便?国内Carlife 人机互联系统已经非常成熟,系统灵敏度和语音识别度已经非常高,少有出错!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短时间内或者说除非汽车仪表台设计趋势、消费业态出现巨大变化,国内汽车都换装中文按键才有可能。
(小编2001年进入汽车行业,曾从事技术、生产、订单、销售多岗位,欢迎大家关注留言,共同进步,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汽车按键换成中文没太大的技术难度,只是有没有这个必要的问题。
按键上的英文标注是由来已久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的。当然了,改成中文会更加清楚,特别是一些比较生僻的英文,改成中文后确实更容易识别。
但是汽车按钮一共没几个,看看用户手册也一样能搞明白。所以说英文标注用起来也没什么不妥。
你可以说有些厂家用英文标注是爱国的表现,或者说弘扬中华文化的表现。但是不能说不用就不爱国。毕竟真要这么较真儿的话我觉得车牌照也必须换了,因为那上面有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汽车中控台使用全中文按键短期不能实现-未来可以实现
汽车中控台物理控制按键是否能用全中文?这一问题比亚迪汽车应最有发言权,因为所有的自主品牌只有比亚迪率先使用了汉字标注,然而仍旧无法做到全中文。原因不在于该企业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不够彻底,核心因素是长期以来养成的用户习惯难以颠覆,且汉字的缩写并不容易解读,全文字标注又会影响识别效率和美观。
上一篇:榴莲、螺蛳粉我都爱,你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