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学生就业该何去何从?
自己的,能力,工作大学生就业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人们进行就业准备是为了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承担起某种职务。在就业准备的过程中,准备者不仅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积极技能,进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还应了解社会中职业的性质和价值,掌握一定的职业的知识、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处于就业准备期的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是就业准备的重要内容,它将对其则业和就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当今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意识呢?大学生应该树立按专业就业的意识;大对口就业的意识;到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就业的意识;先就业后调整的就业意识等。
5、进入人才市场,参加“双向选则”的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场所是人才市场,在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则”这就要求大学生作好进入人才市场的准备工作,掌握好在市场竞争中求职则业的技能和技巧,作好进入人才市场,参加“双向选则”的准备。需要大学生首先写好求职信和自荐书。要求事实求是,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求职的动机和愿望,所学专业,自己的兴趣、特长、被录用后的打算,以及自己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切忌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其次掌握“双向选则”洽谈的技能与技巧。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运用眼、口、手、的配合,举止大方自然,穿着与自身相符合,沉着和冷静地回答对方提问,千万不要牵强附合,不懂装懂,但也不必过谦,而应充满自信,展示青年大学生应有的风度和品格。
6、心理准备,特别是挫折心理准备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不健康心理,特别是当就业的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距离时产生自卑或恐惧,产生某些不健康的心理;一是自负心理。这是大学生的一种优势心理。二是迷惘心理。当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尽吻合时感到无所适从。三是逃避心理。在“双向选则”时,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追悔、逃避、对就业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四是消极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就业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感到失望。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准备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进行自我调节,充分相信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前景,减轻心理负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则业观;看问题不要极端化;处理好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生就业就意味着正式走向社会,使自己要适应社会环境,都大学毕业了,家长对你付出的已经足够多了,我们不能事事靠父母,靠他人,自己要承担养活自己的责任了。在就业这个迷茫期,我们应该何去何从?选择怎样的工作?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自己有什么特长,会什么?自己想要什么?可能是一份合适的工作,又或许是自主创业的机会,不论是什么都需要自己努力获得,我们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还是一个实践者,只有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其次,找准市场,多了解行情,规划好自己近一年的职业生涯,市场定位是我们一个时期的行业方向,不论哪个行业,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时代在进步,行业在更新换代,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的行情和前景,只有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赢得最终的胜利。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挫折,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现在的考验只是为了以后可以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特别注意“工作就是工作”,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会有出入;选的工作可能是我们喜欢的,但是毕竟与实际有出入,工作是从兴趣爱好演变成了专业的行当。希望每个人的爱好都能使自己持之以恒的理想。大学生刚毕业可能会面临随时换工作,但换工作的前提是我们有一定的缓冲资金去过度,世事总是难料,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的生活,想要的好的生活,就要先学会生存。
若做到以上几点,你的工作状况才会相对于轻松些。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收获怎样的习惯。没有人喜欢用新手,如果有能力可以选创业型有前景的企业,如果资质平庸可以相对于选大型公司攒攒经验和阅历。思考是决定问题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这个思考的时限是不确定的。好的发展道路除了选择以外,更应该遵循的是踏实的脚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毕业后就业最好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1.想尽办法就业,不以任何理由啃老。就业不仅是养活自己的需要,还是深入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过程。特别要警惕以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的名义回避就业。公务员、事业编全职准备2月足够;至于考研,毕业前没能上岸,多数源于职业定位不清、努力不够或放弃努力,即使部分同学因报考原因遭淘汰,也说明对个人认识不到位,不论哪种原因,毕业后都不宜立即全职考研,即使打算二战,也应在工作一段时间,对个人和社会有了一定认识、搞清考研的目的意义后进行。
2.选择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3.满足前两条时,尽量对口就业。一来学以致用,二可体现自己竞争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返乡创业是第一选择。
第二,先从各级平台,适应性学习和实践三年,积累经验资本。
三,自主创业。从零开始,用滚雪球原理,来积累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上一篇:美国新冠肺炎确诊150万,死亡近十万,国内公知怎么辩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