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瓜为什么在太阳大的时候摘来吃会苦,而早上摘的吃不苦?
黄瓜,味素,时候黄瓜为什么在太阳大的时候摘来吃会苦,而早上摘的吃不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并且这个表面的颜色比起好吃的黄瓜要浅一些,有的甚至看上去颜色发黄、皮厚,吃起来发苦。当然也有很鲜嫩的黄瓜吃起来发苦的,我也吃到过,那么这样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一些品种和灌溉施肥的了。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村子一个种植黄瓜的农户,有半蔬菜棚的黄瓜是发苦的,就是因为单纯的品种选错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您是在什么时候去采收它都是发苦的。
总结
因此就题目当中所表述的条件来看,很大程度上面就是单纯的“温度”和“持续性高温”的原因了,特别是在夏季蔬菜大棚里面种植黄瓜的菜农们,在采收上一定要集中在早上或者是下午太阳落山前后进行,不要在临近中午甚至是中午的时候采收,这样确实是会影响到黄瓜的口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时我们从自己的菜畦里摘根黄瓜吃,当吃到后根部时就有点苦涩味,这是很正常的,人们自然就扔掉蒂把一截了。这种苦涩味有时与种子、土质、肥水直接有关,也和阳光的光合作用有关。我们平常吃黄瓜有两种吃法,第一种是生拌凉菜吃,把黄瓜切成丝或是片,放盐醋滴几点香油就可以了。第二种吃法是炒着吃,这种吃法就是把结大的黄瓜切成片用油炒一下加上佐料和面条一起吃。经过加工成熟后的黄瓜就吃不出苦味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瓜是夏季比较普遍的食物,富含水分及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以生吃、凉拌和清炒等,食用性特别广。
黄瓜的生长适应性较好,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黄瓜,受到品种和土壤环境的影响,黄瓜的外形、口感方面也有一些差异。在我们农村地区生吃黄瓜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到了采摘黄瓜的时候,小孩子会把黄瓜当水果、零食来吃。小时候上学时候,书包里也会放上一两根,饿了渴了就可以拿出来吃。早上摘的黄瓜基本不会有苦味,太阳很大时摘的就苦涩,这是为什么呢?
一、黄瓜吃起来苦涩的原因。
很多朋友认为黄瓜苦涩就是没有成熟,熟透了的黄瓜就不苦,这是错误的。贪吃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黄瓜还好小的时候也是不苦的,只是没有那么多水分。黄瓜真正比较苦涩的部位是在尾部,越小、越青的时候就越苦涩。黄瓜含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成分,跟我们的唾液反应之后就会有苦涩的感觉,这是正常的现象。除此之外,黄瓜的品种、种植环境和气温差异也会影响到苦涩程度的不同。
二、黄瓜口感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从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而言,早上有露水并且日照不强,生长也是相对缓慢的;到了中午或者下午,气温上升、叶面光合作用效率也更高,养分转化与输送也快。那么黄瓜苦涩与气温存在怎样的关联呢?黄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高温与低温其实都对口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低于13℃或高于30℃,都会对其植株细胞之间的渗透性造成影响,从而抑制阻碍水分、养分的均衡输送,导致黄瓜变得苦涩。
三、黄瓜采摘要把握一定的标准。
黄瓜是夏季果蔬,这是针对露天种植而言的,如果是大棚种植就基本上没有季节参考性的。黄瓜什么时候采摘呢?采收过早还是青的并且比较纤细,影响黄瓜的商品性;采收不及时可能出现空心、颜色发黄和口感变酸。适时采摘黄瓜是有一定讲究的,一般情况下黄瓜的小刺基本脱落、瓜顶部位的花凋谢就可以采摘了。当然,黄瓜的变种和新品种比较多,采摘期与成熟标准也有一些差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瓜苦味原因大多是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过低。根系受伤,营养不良。肥料施肥不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瓜的苦味是由于瓜内含有一种叫苦味素的物质产生的。苦味素多存在于近果梗的肩部,而尖端较少,所以往往黄瓜的根部更苦一些。
这个问题就是涉及到一个温度了。当气温或地温低于13摄氏度时,细胞渗透性降低,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然而当温度到30摄氏度持续时间过长也会道导致黄瓜发苦。早上的黄瓜刚好是处在黄瓜由低温转向高温的过程中,这个时候黄瓜会大量吸收水分。苦味素在这个过程中就慢慢的被稀释了。到太阳大的时候黄瓜本身的苦味素被稀释到一个零界点。这个信号又会驱使黄瓜释放苦味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苦味是来源于黄瓜的苦味素,一般在种植的时候就发生。黄瓜的苦味主要来源于黄瓜的瓜柄位置。如果你在种黄瓜的时候,选用了苦黄瓜,苦味也会传下来。
上一篇:iQOOZ1拥有44W快充+4500毫安电池,续航表现给力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