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土豆块茎腐烂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有效防治?
块茎,土豆,也是土豆块茎腐烂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有效防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土豆病虫害
土豆一旦遭遇虫害,就是导致块茎腐烂,而因为土豆是根茎,长期在土壤里生长,是很容易被害虫破坏的,包括一些病菌,也是导致土豆块茎腐烂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环腐病,就会导致土豆从表皮腐烂到内部。
4、管理不当
病虫害导致的块茎腐烂,其根源还是种植户的管理没有跟上,或者没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有一些种植户在种植土豆前,喜欢在田里使用杂草堆肥,结果导致部分病原体残留,最终使得种植的土豆染病,还有一些种植户对于病害处理不到位,也是导致土豆发生二次感染腐烂的因素之一。
二、土豆块茎腐烂的防治
土豆块茎腐烂的防治工作主要就是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块茎腐烂的发生。
1、做好种子处理,杜绝病菌侵染
切种时用根肽拌种,灭菌王切刀消毒或小薯整薯播种,若发现病薯不要继续使用,减少种薯感染几率;播种时预留机器通道避免伤口侵入,田间湿度不宜过大。
2、做好田间巡查工作,注意巡查时间
种植户最佳田间巡查时间最好选择在炎热天气的下午,而且每天最好不要在同一时间进行更容易找到病株。
3、耕作预防措施
发现土豆块茎腐烂后,应及时对病秧割去,到田外深埋以防病毒扩散。在平时的土豆中耕过程中,应该注意及时地进行培土,以免腐烂通过雨水进入地下块茎,给块茎造成危害。加强排水管理,适时播种,保证营养正常吸收。同时要注意土豆种薯质量,从种薯上切断病源。
以上就是土豆块茎腐烂的原因及防治,土豆块茎腐烂,还应避免连作,连作也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连作会使得一些土豆病原体在土壤中积累,使土豆更容易染病腐烂,因此土豆种植地应经常轮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豆如何预防块茎感病?
土豆是一种口感还不错的家常菜,大多农民都会种着吃,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有些农民还会特意种植赚钱。在种植土豆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得块茎感病吧,严重危害到土豆品质,下面我给大家来说说如何预防块茎感病。
一、土豆预防块茎感病方法
1、实施检疫制度,精选良种
马铃薯的大部分病害是由于种薯带菌而形成的,如:疮痴病、粉痴病、晚疫病、黑痣病等。因此,实施检疫制度,精选良种对于提高马铃薯种薯的抗病能力,降低或杜绝土豆病害是极其有利的。
2、药剂浸种,杜绝种薯带菌的危害
对种薯进行药剂浸种,可以有效的避免切刀上的病菌感染种薯。如:使用40%福尔马林1:200倍液浸种薯,并使用塑膜覆盖2小时,然后取出种薯加以清洗,晒干后即可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粉疖病。除此之外,使用40%福尔马林1:240倍液可以防止疮痂病;使用乌斯普隆1:700倍液可以防止黑痣病。
二、土豆常见的块茎感病特征
1、早疫病特征
得了早疫病的马铃薯块茎具有如下症状:病斑的形状有不规则形和圆形;块茎表面会凹陷,而且其表面会出现平行的皱纹;颜色呈暗褐色;如果将马铃薯块茎剖开,在距离表皮病斑半厘米的地方会出现黑色的干腐症状;无病处与病处具有明显的交界。
2、晚疫病特征
晚疫病初发病时,土豆的茎叶尖端以及叶缘会出现青绿色的病斑,随着时间的推迟,病情逐渐加重,病斑不断扩大,并呈现出水渍状、不规则的暗绿色病斑。当病斑危害到块茎时,病斑会出现轻度的凹陷,大小不一,颜色是淡紫色的且无光泽。将块茎剖开,会呈现出褐色、干腐、1厘米深的病斑,晚疫病与早疫病不同的是无病处与病处没有明显的界限。
3、干腐病特征
块茎表面出现灰色的、深陷的、圆形的病斑,土豆表皮无光泽,染病处的表皮干缩且带有同心圈状的摺叠。病斑的直径大约为3~4cm,且表面是粉红色、白色等的突起。将土豆剖开,里面会出现薯肉腐烂,严重时则会整个块茎腐烂,甚至会干枯、空腔。
4、细菌性软腐病
当细菌性软腐病出现在茎叶上时,植株上会出现暗褐色的条斑,严重时茎的髓部会腐烂,造成乱倒伏现象,极大地影响着土豆的收获产量。当其病害浸染到块茎,块茎表面非常软,严重时会腐烂,并带有腐烂、酒精的味道。将土豆剖开,会发现土豆的皮和肉十分容易分开,且内部的薯肉会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黑色乳粥状的粘液。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还有常见的块茎感病特征,大家发现了症状还是要及时防治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