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叛逆期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一言不发就歇斯底里,怎么办?
孩子,叛逆,父母叛逆期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一言不发就歇斯底里,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相信很多爸妈肯定都很头疼,不知如何应对一个随时就爆的“定时炸弹”。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之前学到的有关应对叛逆期孩子的方法。
我们的孩子,一般都会度过3个叛逆期:
① 第一叛逆期:两岁半到三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
现在的孩子大约1岁前后就开始表现的“叛逆”了。一方面现在孩子的确越来越聪明了;另一方面是父母们养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对孩子更早、更多说“不”,孩子自然也学会了说“不”。
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
所以,面对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和引导。
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选择题。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
父母给出的选择其实是事先筛选过的,并且自己可以接受的。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另一方面,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
② 第二叛逆期:7-9岁,准大人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所以不愿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常见现象。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开始要求独立,行为上想要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
此时,父母一定要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与孩子商量,也可试着逐步将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帮助和引导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③ 第三叛逆期:12-15岁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已发育成熟,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种挫折感,这样,在身体与心理矛盾的自我纠结和成长中,孩子开始有了更多样的情绪体验。
对女孩来说,会变得内向并体验到自我怀疑、愧疚或抑郁等情绪;对男孩而言,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正如这位父亲所说,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处于“烦着”的状态。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他们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他们非常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同伴影响,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等。这也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一些危险,如网络成瘾、早孕、酗酒、犯罪……
想要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首先,我们要学会信任孩子有这个能力;其次,就是与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多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走动。
总之,叛逆期并不可怕,父母了解了这个成长规律,应对方式对了,这3个叛逆期,大部分孩子都能够顺利度过。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哪个阶段,都不要跟叛逆期的孩子硬碰硬。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与自己的想法相左,而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样做,实际上漠视孩子真正的需要,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春期是孩子建立自己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时期,要谨慎对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还是态度问题吧,尝试一点一点的改变态度,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肯定是你在处理孩子事情的时候给了孩子一种固定的态度,然而是他无法接受的态度,所以产生叛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小朋友都有叛逆期,只要记住是亲生的,忍忍就过去了[捂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