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解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雨果,圣母院如何解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解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雨果(1802-1885)是十九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莫基人,是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1831年,雨果发表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写的是善良无辜的女主人公爱斯梅哈尔达和敲钟人加西莫多在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通过法国十六世纪专制社会的阴森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特别集中揭露了教会恶势力的淫邪、虚伪和狠毒。
而《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品,是他十几年心血的结晶,是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冉・阿让悲惨的一生,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苦处境,揭露了法律的反动和司法机关的黑暗腐败,赞扬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和英勇献身的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它所表现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丰富的历史内容和高度的艺术价值,使它在人类进步的文库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齐一人 我来谈谈个人的粗浅理解。
我觉得解读雨果的这部名著有一把关键的钥匙———就是【对比】!不论从作品本身,还是从创作背景,处处都是对比!
文学写作手法上的对比。雨果把"对比"的写法发挥到了极致,全篇都在对比。文学形象的明线上:埃斯梅拉达的美与卡西莫多的丑对比,埃斯梅拉达的纯洁无瑕与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的对比,卡西莫多的淳朴与主教克罗德阴险的对比。
在人物性格的暗线上,埃斯梅拉达的真善美与主教克罗德的假恶丑形成了鲜明对比,卡西莫多的外表丑陋 内心善良与克罗德的外表善良 内心丑陋形成了鲜明对比。
2.创作背景上的对比。
1815年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的波旁王朝复辟,宫廷与宗教势力沆瀣一气,阶级压迫日益残酷。当时雨果看到法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发生了严重倒退,按捺不住忧国忧民的正义感和创作冲动,于是开始创作这部长篇小说。
他特意把故事场景安排在15世纪的法国,那时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统治时期,国王与教会联手从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控制压榨广大底层群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本书的最大一个对比就是雨果将这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对比!表达他对政教合一封建统治的批判,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书名就以宗教象征的著名巴黎圣母院为题。
3.文学成就的对比。
《巴黎圣母院》不仅是雨果本人的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之前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小说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继续深入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来到文乎问答领地 本人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有益有用的问答 来回馈你
尚可网分享知识!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同名改编电影《巴黎圣母院》与小说同样精彩,直击心灵,感染情绪,渗入思想,给人留下抹不去的经典映像。去年巴黎圣母院着火让电影又火了,当然那是一桩悲伤的事件。
作家雨果
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他的《〈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浪漫主义宣言”和“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他的戏剧《艾那尼》首演成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对伪古典主义的胜利。
雨果是个人道主义者,他曾为一八四八年六月起义的斗士伸张正义,曾经开放他在布鲁塞尔的住宅,给一八七一年被迫害的巴黎公社社员作避难所。当然这并不意味雨果赞同无产阶级革命,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对被压迫者的同情的确出自一片至诚。他深信人道主义是拯救社会、改善人类处境的济世良方。在这种信念推动下,他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对那个奴役人、压迫人、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摧残人的社会提出了愤怒的抗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于一八三一年初版问世,此时正值雨果在一八三〇年革命影响下,从保王主义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因而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小说略读
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了又聋又丑的伽西莫多。让他做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
自从遇见了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克洛德神父即为其美色所沉迷。为了得到她,他指使伽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不料却被弗比斯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从而爱上了弗比斯。原本弗比斯只是一个玩弄女性的伪君子,后终被克洛德刺伤。
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这时相貌丑陋的伽西莫多挺身而出,将爱斯梅拉达救至圣母院中。被爱欲纠缠的克洛德无法摆脱自己的心魔,却归罪于爱斯梅拉达的存在。他请国王路易十一派人强行入教堂行刑。乞丐群众为救出爱斯梅拉达,反与一心保护爱斯梅拉达的伽西莫多作战。爱斯梅拉达终被绞刑。爱斯梅拉达死后,伽西莫多抚尸殉情。
小说背景
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
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巴黎市民沉浸在庆祝主显节和愚人节的狂欢中。格雷沃广场上,一位波希米亚女郎的优美舞姿吸引了成群的观众,她婀娜的身影和森林女仙般轻盈活泼的舞步,引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美丽而不幸的卖艺女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便围绕着她的遭遇展开。
上一篇:上海市小区停车费有标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