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租售同权”来临,你认为学区房的未来会怎样发展?
学区,教育资源,住房“租售同权”来临,你认为学区房的未来会怎样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毕竟,用钱解决的问题,一般通过市场至少可以保证效率问题。
举个别的例子,我们知道有些保障房(例如经济适用房等)是为了保障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而专门建设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大大低于同小区商品房市场价格的保障房最后都变成了少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最后很多都按照市场价格交易到了消费者手里,和正常市场交易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中间经历了多个过程,有很多的资源浪费,并且中间滋生大量的腐败问题,因为谁来决定资源的分配?谁来监督资源的分配?这些都是交易的成本。也难怪早期北京回龙观会出现大量的二三百平米的保障房这种尴尬的现象。
至于租售同权,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租房的永远比不上房屋产权的,因为这等于把入学资格更加复杂化。租售同权中的租房与购房权利相同,估计只适用于国有产权的住房,相当于永久居住权等同于房屋产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租售同权”来临,你认为学区房的未来会怎样发展?
一、什么是“租售同权”
何谓“租售同权”,这是住建部提出的一种措施,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涉及到教育方面,就是让那些家庭在本地租住的孩子也能够正常与其他买房的家庭一样有平等的上学权利。
早在2018年8月,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就被批准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国内许多城市都已开始推行“租售同权”或“租售并举”的措施。
二、“租售同权”对学区房的影响
学区房是家长们的向往,对于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一所好的学校能为自家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拥有更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孩子通往美好明天的必经之路,也是家庭资产提升得一个关键。。而在我国,学校是划片就近入读的,也就是说,一个楼盘如果靠近一所名校、而且划片入读这所名校的话,这个楼盘或小区无疑就会非常抢手,很多家长都愿意为了买到一套学区房而拼得头破血流。学区房因此越炒越火,加之有心人的引导,这就是近几年学区房价格远高于周边其他小区的原因。
“租售同权”的推行,也就意味着在当地租房的人,他们的孩子也有权利入读当地名校,只要这套房所在小区符合划片入读的原则。如此一来,是不是不用买房也能入读名校了呢?学区房是否会因此“跌下神坛”?
小黑认为不一定。“租售同权”的提出和推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当地租赁市场、促进人才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打破了买房才能上学的固有模式,但却并未打破学区房的固有优势。学区房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依然存在,即使不买房,就算租房,学区房的租赁费用或会因此一路飙涨,亦或是必须租房满一定年限才能拥有就读指标,这也相当于变相相出租赁学位的出租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的问题。
三、学区房问题解决的真正办法
学区房价格突破天际,“租售同权”也并不能根治学区房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呢?
北京采取的这一措施算是一大“狠招”。今年“五一”前夕,北京市西城区公布了新的入学制度。“自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以及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自此,北京各区已全部实行了“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将对应多个小学初中,即使买了房子,可能上重点学校,也可能派位到普通学校。
北京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全国所有的大城市打了一个样子,只要北京新政能顺利推行,从“一对一”真正变成“一对多”,那就意味着仅凭一套房锁定一所学校的时代结束了,即使买了学区房也并不一定能进入名校就读,入读哪所学校成为不确定性,学区房的优势就会被削减,追捧天价学区房的畸形现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租售同权”来临,对学区房的影响有限,并不能根治学区房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把学区房“一对一”的指标变成“一对多”,买学区房不一定能读名校,这样或许能从根本上缓解天价学区房的畸形现状。
我是小黑,房地产资深从业者,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关注“文说楼市”,更多精彩好文等您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租售同权”最大的障碍就在学区房。城市进程中短期内的住房供应和教育资源的配置的不对称,导致房价过快上涨以及学区房一房难求。
1:教育资源依旧是房屋一个“硬核”功能,上海民办中小学入学摇号,引发无数吐槽。北京2020年多校划片入学政策,反而引来学区房涨价,最后教育部都回应:关于就近入学的问题,教育部的政策从未改变,始终会强力度地推进。“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这是正常的,我们现在正在推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以及优质均衡,其实背后的出发点、最后的目的要解决的就是择校问题——如果都均衡了,都优质了,自然就不择校了,家门口有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
2:2020年政府报告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目前城镇化率接近60%,未来近一步增加。在楼市调控日渐成效的今天,住的解决了,教育发展不像建房子一样可以标准化,需要提升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落实好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确保城镇薄弱学校有更多好老师。才是真正的优质均衡.这方面都可以分流需求。
上一篇:精酿啤酒设备哪里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