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租售同权”来临,你认为学区房的未来会怎样发展?
学区,教育资源,住房“租售同权”来临,你认为学区房的未来会怎样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哪些人有这个条件呢?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人才绿卡持有人的子女等,其监护人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监护人租赁房屋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赁合同已登记备案。可以就近入学。
看来真的照顾到购房困难的家庭了,他们的子女和已经购房的家庭子女享受到同等权利,大利好啊。但是租购同权能不能增加学区房的供给呢?应该不会吧,至少不会大量增加。(学区房成短缺商品,谁还愿意出售呢?)
监护人在本市无房,才能享受该方案的入学权利。至于高价学区房,能购买的人都是经济实力很强的家庭,他们为了子女择校,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也就是原来购买学区房的人群依然存在,购买需求没有减少。
至于没有学区房的家庭,现在为了子女择校,有了租房的需求,学区房租金有可能大幅提升。房租上涨了,房东收益增加。那些准备孩子读完书就抛售学区房的家庭,这时对学区房惜售,估计造成学区房的供给将减少。
学区房供给在减少,需求却在增加。人们只能以更高的租金租到学区房,或者更高的房价买到学区房。学区房还会降价吗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认为“租售同权”就跟全世界实现真正意义的共产化一样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得结合目前中国的社会去讲。
目前在全国有一些城市正在试点“租售同权”,也不算特别成功,源于中国的社会现状。
中国人口众多,人多竞争就会很大,如果买不起房的人租房就可以享受买房一样的权益,那么会有更多的人租不起房子。(租房的权利带动租金的上涨)
别说什么全国房子多的是,我想你如果为了享受“租售同权”不回去三线以后的城市租房子,中国目前的社会资源有限,无论是医疗和教育,还是工作等机会,优质的都是稀缺的,是需要竞争的,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清华北大,所以注定了“租售同权”未来的实施会区域化,等哪天中国人口减少到资源足够分配,才可能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6年国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2017年就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比如提出租购同权的概念,发展租赁住房,推行共有产权住房等,包括上学的教育问题可能也会尽量做到公平。
比如,为了鼓励发展租房市场,广州2017年7月17日就首次提出“让租者幸福居住”的口号。其中既包括租赁住房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成立广州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宏观政策,也包括房屋出租税收减免、允许满足条件的租房人群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等微观措施。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教育局已研制相关方案,或将在全国率先推出租购同权、学位到房。“租购同权”的提出无疑是“房住不炒”概念附加的一颗定心丸。什么是“学位到房”?它指的是,租的房子如果有学位,只要租赁手续完备,租住之后享有与业主同等的入学权利。条件是,入学前由相关部门对租赁合同进行前置审查。这样就能做到,学位是提供给租房者用来上学的,而不是被炒房者用来买卖的。这跟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如出一辙,也是相互统一的。
这必然会对学区房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要知道,落地需要时间。
这可以说是重磅的一步,租房者担心不能享有跟买房类似的待遇,但今后一定会大大向租房者倾斜。所以有时候买房真的不用抢,更不用担心未来在住房问题上会越来越困难。既然国家已经鼓励租房,那么也会围绕租房展开更多福利政策,租房者的福利,也是刚需们的福利。当然,我们必须理性的清楚,说租房时代即将来临,并不是说让所有人都去租房住,而是说租房市场更加健康良性,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租房时代来临。国家鼓励租房,严厉打击炒房,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有的改革,最难的部分并不是废止或者改变过去的一套制度和体系,最难的部分是如何建立一套更加公平、有效的替代制度和体制。
就比如学区房,学区房为什么价格这么高?本质问题是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问题,因为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所以围绕优质教育资源附近的住房就变成了学区房。学区房的价格高,是因为未来入学资格在当前价格上的贴现。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前的入学原则还是就近入学,本意是实际居住为准。但是实际执行起来,里面问题非常多,比如实际居住怎么判断?租的?父母产权的?亲戚产权的?户籍的?工作的?非常难判断。
所以现在入学资格上的“就近入学”这个考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变成了小区对应学校或学区,小区的实际居住改成了户籍、住房产权(父母的、爷爷奶奶的、外公外婆的等等),目前的这一套学校入学条件,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的。
相对来说,目前的学区房入学资格,无非就体现在了学区房的价格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入学资格,对应的学区房的价格就高,这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效率,是一种无奈的解决方法。至于公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本质上必须先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
如果一刀切的废除学区房,不从根本问题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那么好的学校谁可以上?这里面要摸索出一套新的资源分配方法,有可能不但不能公平,反而效率也没有了。
上一篇:精酿啤酒设备哪里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