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后,心理的后遗症有什么?
家庭,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后,心理的后遗症有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百分之一百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好像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人。我们每一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就会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优点,有缺点。会胆小,会急躁,会懦弱。只要是相对正常的家庭,就不会给你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时刻保持向上的状态。不断学习,不断觉知,我们才会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原生家庭的成员保持亲密联系,同时又在心理和感情上保持独立的自我。
人们离开原生家庭之后,大多建立起了一些新的亲密关系,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以及朋友之间的友谊等。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会不会处理原生家庭的各种影响。这些矛盾,在相处模式的细节里体现出来。
1、例如夫妻关系:来自没安全感家庭家庭里,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我们择偶时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等。
我们都带着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
我们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这看法虽然有点悲观,但是我们如果勇于面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有新的动力重新去爱。
2、例如亲子关系:我们自己在原生家庭里所经历的教养模式,留下不可逆转的创伤。曾若干次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了父母一定不这样做。
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本能的条件反射,不可避免的重复着同样的教养方式。我们还没有学会新的教养观念时,只能启用大脑里旧有的方式。这就是代际关系的影响和传承。
这些无形的家庭影响,又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会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并且无意识的模仿父母的行为。
综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是持久且不可逆转的,想要阻断创伤带来的影响,是需要直面问题并积极去修复。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这句名言,它像警钟一样,唤醒了太多蒙昧的心灵。
而想要治愈有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如果创伤无法原谅,就学会放下,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
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时代烙印,被时代裹挟着的所有人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他们给不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正如现在的我们,边传承边整合,边学习边创造,继承好的家学家风,摒弃糟粕,承担起优化家庭基因的美好使命。祝好!
我是 @依云心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心理健康领域,喜欢写温暖走心的文字。若有相关问题咨询,可以私信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的伤害,影响都有利有弊。原生家庭的伤害更是如此。
例如,如果父亲的不断出轨伤害了孩子,后遗症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一生都恨男人,或不想结婚……
也可能他对研究男人的心理感兴趣,从而走进心理学哲学的殿堂,最后成为一位助人大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用之前接触过的一个案例来给大家说明。
小叶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每次吵架后妈妈就把家门锁住,不让爸爸进门,每天晚上,她都会躲在家里的角落,听着爸爸一次一次的敲门,妈妈在门内喊着不让开,爸爸在门外让她开门。
他们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可能吵起来,吵得严重了随时可能会动手。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她很害怕晚上,每天晚上她的神经就特别敏感,仔细听外面的动静,并且非常害怕别人不高兴,她总觉得不高兴的下一步就是吵架,因此也特别害怕吵架。
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后,心理的后遗症一:内向,会特别自卑,不自信
小叶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学校里成绩优异,很听话也很懂事,老师们都比较喜欢她。可是小叶却很自卑,尽管别人都觉得她很优秀,可是她自己很自卑。
走路总是低着头,不喜欢在人面前讲话,性格很内向,别人一大声说话,就吓得说不了话。
不自信体现在,总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比如说,坐的出租车,司机绕路了自己鼓起勇气提醒了司机却被司机大骂一通,最后懊恼自己一上午。
一出事,第一反应先道歉。经常爱说不好意思对不起。没有那种理直气壮的自信。在职场上有能力却经常被忽略。
缺乏安全感,很难相信别人
原生家庭受过伤的人,会比较难相信别人。
小叶说她长大后,很缺乏安全感,也教过几个异性朋友,可是每次都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害怕会被抛弃,不是疑神疑鬼,就是总是把事情的结果想的很坏。
情感里的负面情绪太多,几段感情也不了了之。
在跟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朋友经常说她很独立,可是她自己很清楚,那不是独立,是不相信别人,她总是会担心别人把事情处理不好,所以她总是自己亲自上场处理。
过度的独立,很难相信别人。长此以往,她自己也很累。
强迫式重复,讨好型人格。
总是希望自己的好行为能使别人快乐起来,并且别人能够重新开始来爱他。在心理学上,这称为“强迫性重复”。
上一篇:孝感到佳木斯能在天津转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