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李清照,绿叶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代,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已经谱曲,有多位歌手传唱。还有2018年张开宙执导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见,李清照“绿肥红瘦”一句,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希望我的回答能为您解惑,更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是李清照《如梦令》的句子。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带着些许的醉意在清晨醒来,朦胧记得夜里窗外的疾风细雨,不知院子里的海棠经过夜里的风雨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了?舒展了一下坐在床上的腰肢,轻声问旁边的侍女:“咱们院子里的那株海棠今早变成什么样子了?”
侍女回答:“还那样!”
李清照又好气又好笑的对侍女道:“你这个笨人儿,应该是雨水洁净了海棠多了些新绿,显得海棠的叶子更密更绿了,海棠花被风雨吹得落红阵阵,枝上的红海棠花少了许多!……”
李清照是位了不起的女词人,一生留下让人难忘的诗词!这首词里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意境,分别让读者进入了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事物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这个事物就变得与先前有所不同,哪怕是细微的变化。有心的人没有看到也会揣测到,而无心的人即使看到了也发现不了,只能是回答“还那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将去,人已憔悴,怎能不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绿肥红瘦真的会像大家说的,表达的是惜春伤春的情感吗?我认为不是诶,我的看法是表现了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越,闺中之乐的情趣。
如梦令是何时写的?
昨夜雨疏风骤⑵,浓睡不消残酒⑶。试问卷帘人⑷,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才嫁给赵明诚,在北宋时期的易安生活是比较安逸的,诗词也显得活泼明亮,不像后期“欲语泪双流”、“载不动许多愁”那样悲苦。
小儿女时期有几个人会像林黛玉似的伤春悲秋,看见花落要写“花开花落花满天,侬今葬人谁笑痴”这样的语句呢。所以我觉得,这首词是非常符合早期易安的生活水平的,不是惜春,而是闺中之乐。
什么叫做闺中之乐
最近《向往的生活》在播,张子枫和张婧仪站在厨房猜挂着的玉米是真的假的,沉浸在少女的小世界中,这种就叫做闺中之乐。聊一些有的没有的话题,觉得很新奇。
在这首诗里,重点在“绿肥红瘦”,但是大家忽略了前面的“试问卷帘人和知否知否”了,酒醉睡了一觉起来,记得昨夜半梦半醒之间听到风声很大,今早卷帘人可能是谁?我认为卷帘人是侍女,而侍女一般和李清照的年岁差不了多大,才有了这般互问互答里面的生动活泼。
李清照(睡起来):“小翠呀,你猜猜现在窗外面的海棠花开的怎么样了?”
小翠:“我觉得海棠花开的挺好的呀~”
李清照:“错啦错啦,你想昨天晚上的雨下了一点,但风下那么大,现在花肯定被风吹走了一些花瓣,反倒是叶子更精神。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
“你猜我猜”的游戏,才是闺中之乐,重点不在答案是对的,而在聊天里面显示出自己灵活的头脑和想法,然后两个少女就会讲着讲着笑起来了。这就是闺中之乐!
绿肥红瘦和其他诗句的不同
以我很喜欢的杨万里诗句做对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区别在哪里,同样写花和叶子,杨万里的诗是直接了当描写了自然场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密密麻麻茂盛的荷叶和亮丽的荷花,非常有生命力。
但是李清照写却反过来,“肥”和“瘦”本来是形容人的身体,却被用来形容了叶子和花,是叶子肥了吗,不,是花瘦了显得叶子肥了。把正常的拟人写法写成了拟物了,以人比喻物,多么奇妙!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说,我有一把箭,怎么在不折断它的情况下让它变短?答案就是长一根长箭对比。肥和瘦也是这样,不是因为叶子长得更好,而是花残显得叶子亮丽!
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和伤春惜春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是酒醉醒后想了出小点子,用来和侍女调笑,打趣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楼上卷帘看,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就廖廖数字,将春天将逝,夏天将至的情景跃然纸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