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李清照,绿叶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绿肥红瘦,其中包含了一种惜春之情。词中虽未点破,但从首句的昨夜雨疏风骤,我们便会感到这雨已不是杜甫写的\"润物细无声\"的雨了。而是如她自己\"点绛唇,寂寞深闺\"中所说的,\"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绿肥红瘦,指的是海棠。李清照在\"好事近\"词中,曾写道:\"常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以此为旁证,作者从海棠的\"绿肥红瘦\"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他的伤春情绪。
惜花伤春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一种思想寄托,其中往往包含了社会的,人生的深刻内容,象杜甫笔底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诗),这绝不是无聊的闲愁。
这首\"如梦令\"得到过不少知音者的赞许。\"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南宋胡仔说\"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尧山堂外记\"的作者明蒋一葵说\"当时文人莫不击节赞赏,未有能道之者\"。\"花草蒙拾\"的作者清王士祯说\"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绿肥红瘦”,花虽逝去,但枝繁叶茂,正是兴旺之时。
倒是有些撒娇,你看“那叶子都长的那么好,而花儿都谢了”,可怎么办啊?
新婚燕尔,春风得意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人家,父亲是进士出身,而母亲也是状元的孙女,都颇有文学修养,从小算是养尊处优。18岁,嫁给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之父是吏部侍郎,为朝廷高级官吏。小两口新婚燕尔,春风得意。而此首《如梦令》便写在此时。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狂风暴雨,贪杯酒醉,一梦到天明。问夫君,那些花儿怎么样了?他却说,花儿依旧。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叶子越来越肥了,而花儿都被凋零了。哼。
这状态是极舒适的时候的儿女情长,不是哀怨,是撒娇。
李清照和赵明诚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门当户对,而两人也是琴瑟和鸣。
二人在文学上都有追求,赵明诚的造诣虽然抵不上李清照,但彼此欣赏把玩完全没有问题的。
他们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便是研究金石学。因为家境条件不错,也专注于收集、收藏金石古物。
并根据多年的研究写了一本《金石录》,《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靖康之乱后,二人避乱江南,赵明诚弃城逃跑,李清照多有不耻。但他们年轻时候的感情却是极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夜急雨(风疏雨骤),喝饱雨水水份充足的叶子自然是一夜暴长,颜色更加浓绿且肥大不少,可枝头的红花却被一夕凄风苦雨给击打得七零八落,碎瓣残花四处凋落,枝头只剩下几瓣星星点点的败花残红,此情此景,可不是“绿肥红瘦”,又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婉约是宋词的主要艺术风格,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婉约,即婉转含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深细缜密,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绿肥红瘦”《如梦令》就是婉约词的代表作,有人评价李清照是从头婉约到尾的“千古第一才女”。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婉约,细腻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为绿肥红瘦作了铺垫。这是婉约词的入木三分之经典,刻画了少女的惜春苦闷的委婉和温情,风急,细雨,淅淅沥沥;春宵一刻居然是饮小酒尽醉方休,沉而香,一觉醒来酒意依然。这样的笔触,既婉约又豪放,收放自如,出人意料。这样的境界,只有李清照具备。
怜花惜花,绿肥红瘦,爱自然爱春天。普通的情感把悲切苦闷包裹地严严实实。但借侍女的漫不经心引出的是千年伏笔的对比烘托之精彩。“绿”代叶,“红”代花,对比词替代的不仅仅是色彩,大胆而鲜明跃然纸上的是南宋词人充满对春天的眷顾。而“肥”、“瘦”的喻意更形象,雨中绿叶因水而肥润,风下花朵因谢而凋零,两种状态四个字。在李清照的笔下,显得如此形象生动、对比清晰。
叹为观止的是她用“红瘦”这样的平铺直叙去描写浓浓的对春天渐逝的依依不舍;用“绿肥”这样的平常搭配去象征绿叶成荫盛夏的热切期盼。
“知否?知否?”豪放而婉约,言简意赅,对侍女漫不经心的反诘干脆利落,对现实一夜巨变的感悟了如指掌,既像胸有成竹又像自言自语,精妙之处全在“绿肥红瘦”。充分体现了情感抒发的婉转深长,凄婉含蓄和平白浅近;充分体现了情景描述的“弦外音,味外味”,以景衬情和准确洞察。
婉约是宋词的主要艺术风格,婉转含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深细缜密,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绿肥红瘦”《如梦令》就是婉约词的代表作,有人评价李清照是从头婉约到尾的“千古第一才女”。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婉约,细腻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为绿肥红瘦作了铺垫。这是婉约词的入木三分之经典,刻画了少女的惜春苦闷的委婉和温情,风急,细雨,淅淅沥沥;春宵一刻居然是饮小酒尽醉方休,沉而香,一觉醒来酒意依然。这样的笔触,既婉约又豪放,收放自如,出人意料。这样的境界,只有李清照具备。
怜花惜花,绿肥红瘦,爱自然爱春天。普通的情感把悲切苦闷包裹地严严实实,而作者的情感却是如此细细腻深层,但借侍女的漫不经心引出的是对比烘托之精彩。“绿”、“红”,对比词替代的不仅仅是叶和花,绿叶,红花,色彩,大胆而鲜明跃然纸上的是南宋词人充满对春天的眷恋。而“肥”、“瘦”的喻意更形象,雨中绿叶因水而肥润,风下花朵因谢而凋零,两种状态四个字。在李清照的笔下,显得如此形象生动、对比清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