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焚书坑儒与乾隆修四库全书,哪个对古籍文献的损害更大?
乾隆,四库全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与乾隆修四库全书,哪个对古籍文献的损害更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除了焚毁书籍,大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明代档案也只存留下三千余件,估计有最少有一千万份明代档案再修书的过程中被销毁。还有忠诚于明朝的学士们的著作,也大多被列为禁书。
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大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还对其他文献中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进行了篡改,对那些中有诸如“胡”、“狄”、“夷”、“虏”等字的诗歌进行全部修改。
《四库全书》的编修可以说是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如果有兴趣可以打开连接http://bbs.tianya.cn/post-no05-136487-1.shtml看一下。
而且满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在160—170起左右,比历史上其他朝代文字狱总数还要多,而且就规模和惩罚结果来看都远超其他朝代。
单单在康熙庄廷陇《明史》案中,庄廷陇已经死了,他的尸体还被挖出来鞭尸,其父被捕,病死于刑部大狱。凡为该书作序、校补、刻印、编撰的人,以及家族中15岁以上的子侄共70人被斩决,而被流放的达数百人。
乾隆年间,礼部侍郎沈德潜在《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朝廷认为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虽死,仍被下令剖棺锉尸。
进士胡中藻的《坚磨生诗钞》中有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皇帝认为“浊”于“清”之前,是侮辱大清,下旨腰斩。据传,胡中藻腰斩之后用血写了十三个冤字才气绝身亡。
秦始皇坑儒坑了多少呢?460!
满清的统治方式严重禁锢了百姓的思想,堵塞了民间的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强化了自己的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老百姓平日里看得到的就是圣贤之道,忠于皇帝,而完全没有国家的概念。
可以说,修四库全书和文字狱对古籍和中国文化的危害要远大于焚书坑儒。
这是我的原创回答。点关注,不迷路,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一名专注研究历史的今日头条创作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以为,单论对中国文化的破坏程度,乾隆修《四库全书》远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要严重得多。因为秦朝之后两千年,中国文化的璀璨程度远不是秦朝前两千年能比的。
《四库全书》共收 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 余册。但看其整理的数量,大多会觉得这是个伟大的工程,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修此书,销毁、删改、涂抹了多少古籍?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据后来研究数据表明,当时编修《四库全书》时清廷销毁了对大清不利的书籍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其销毁数量之大,令人发指。修四库全书,可以说是一场文化浩劫,给中国文化带来的破坏不亚于他的功绩。
其中对明朝时期的文化、档案等,销毁的十分严重,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现目前历史档案馆保留的明朝档案,不足清朝档案的百分之一,就因为满清是在明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得而知。现目前,还能看到的明代档案仅存三千余件,而上千万份明代原始档案已被全部销毁,就算是仅存的还没有被销毁的档案,清朝还对其进行删改、篡改,如今我们研究明史,很多资料都不是一手资料,这都是拜《四库全书》所赐。有一句话“要改变一个国家,就先要改变其文化历史”清朝可谓是把这句话发挥的淋漓尽致。可见其心狠毒辣。
清朝为修《四库全书》,可以说是“成一部,毁万部”,当时有很多学者,认为这样做不妥,于是把古籍档案偷偷保存下来,但满清为了毁书,大肆搜查,经发现后,不仅古籍等不到保存,甚至还搭上自己的性命,可以说满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对华夏文化的破坏可以说是不折手段,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浩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乾隆修四库全书对古籍文献的伤害大。
这是中华文化的一场浩劫,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大量书籍著作被乾隆皇帝毁灭、修改。乾隆要求当时全国各地贡献图书,搜集一次还嫌不够,一再搜刮,最后集中到北京,将他觉得不利于清朝统治的,看不顺眼的都毁掉,焚毁的几乎和四库全书收录的一样多!
根据中华书局影印杭州木刻版《四库全书总目》的统计,共收书3461种,存目6793种。《四库全书》号称“全书”,实际并不全,因为它只收入了3461种书,与中国原有的书种(约7千种左右)相比,它只收入了一半。
即使收进《四库全书》的3461种书里,也有不少是经过删改的,已不是原来面目,凡是皇上认为要禁忌的字、句、义,都要删除或修改,以免“谬种流传,贻害后代”。
搜查禁书运动始终贯穿于编纂《四库全书》的整个过程之中。直到《四库全书》编纂完毕,全体参加编纂的人员解散, 这场搜查禁书的运动才算结束。
据浙江巡抚报告,从乾隆三十九年到四十五年,仅浙江一地所搜缴到的禁书就有568种,15866部。
在整个搜缴禁书过程中,每年都有一、二起文字狱发生,也就是说,每年都要杀一、二次人,株连的人也不少。可以说,《四库全书》浸透了中国人的鲜血。
这样一来, 读书人就再不敢轻举妄动, 个个都成为了谨小慎微、附首贴耳的奴才。
所以说,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和灾难!有很多我们中国的文化科技类书籍,居然在自己的国家已经找不到原本,还需要到外国图书馆去找。这才是为什么在明朝灭亡后,西方文明突飞猛进,中华文明反而到退的根本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