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身为人民教师,不顾学生安危,他被嘲“范跑跑”,如今过得如何?
老师,跑跑,他的身为人民教师,不顾学生安危,他被嘲“范跑跑”,如今过得如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如果老师组织了学生、是带着学生跑的,那就无可非议!因为危险来临那一刻,第一反应当然是喊大家快跑,如果那一刻必定会有人死,那也只能是抱着能救多少学生就救多少学生的想法去做,而不是非得让老师陪着学生去死,或者只能老师死。老师家有妻小老亲、校有师友学生,他们和每个家庭一样都需要父母、需要老师、需要亲人,那些鼓吹老师舍身舍亲的思想和做法同样是不合理的道德绑架,也不能提倡!
所以,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还是不要管别人如何怎样了,即便他人犯了错误、甚至违了法,也没必要揪住人家一辈子不放,隔三差五又弄出来批判一番,人心亮堂、眼睛雪亮,做好当下、问心无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地道,这事过去多久了,遇到事情第一时间跑这是本能,你们把他推倒风口浪尖上,他只能杠着来,他罪不至死,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偶,别用不了多久就拿出来炒一番,让人家安静的生活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之大,有几人理解范美忠?
其实当天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事发时候也没有离开他的班级。他写的那篇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其实是把自己摆上了道德的祭坛!
范美忠在当老师之前,在《教师之友》杂志担任编辑,整整一年时间,他以一己之力推出了一个启蒙专栏,从伏尔泰卢梭说起,致力于为教师普及公民意识!后来他也因此开罪于有司,遂到中学去任教。
他写那篇文章的目的,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在铁轨上面临着死亡威胁的一个儿童与七个成人一样,都有着同等的生命价值。但是后来大家知道,他被人造以“范跑跑”之恶名,何其悲哉!
当年5月,大概是事发后一周某一天中午,这件事情传出来,当时作为浙江的前同事,我们第一个猜测就是范美忠,因为只有他才能做得出来舍身伺虎的事情。记得当时还感叹,像我们这样15岁就学师范的人,骨子里血液里就浸透了做老师的本能,我们一定会用本能留在讲台上,但范美忠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具备启蒙者学者型人格,尽管他也留在了讲台和学校,却以一纸长文把自己钉在了耻辱柱上。
呜呼,自污以求道,直言而不讳,几人知君?某虽不同其道,然钦其人,故有此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估计仍在持之以恒地坚持跑跑吧!也许将来有一天,到了他终于跑倦跑累了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明白:有些不该跑跑的时候、也有些事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容易地一跑就能了之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灾大难面前,有些职业无论待遇如何,必须要有该有的样子,比如军人老师,比如医生护士。范跑跑之所以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是作为老师,遇到地震来临,贪生怕死,不顾学生,自己先跑,二是事后,把自己狼狈逃跑的行为上升为人性哲学,用北大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的无耻贴金,一句话,没有廉耻到了颠覆人们的三观。当年可谓一鸣惊人,语惊四座,颠覆三观,让北大曦曦升辉。
人可以惊慌失措,可以明哲保身,甚至可以贪生怕死,像樊跑跑这样把自己的行为说的冠冕堂皇,厚颜无耻的真的了不起。当普通人都义愤填膺时竟然有单位要重金聘请他。现在看这个事,中国精英的利己主义从那时开始惊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换位思考,不是范老师是范老板地震了,他抛下员工一人跑了,他是不是还叫范跑跑?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职业面对的是孩子。众多人要求老师在生死面前舍生取义,那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老师也是人,任何人没有真正面对过死亡,都不会知道假如自己是范老师的话会有怎样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普通人,不要拿太高的做人标准去要求,没有人可以。
你为了流量,非要掀起别人的伤疤,这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该做的事,佛说:得人饶处,且饶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