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为何?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儒家,佛教,道教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为何?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三种思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会此消彼长,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而这些思想又会不断吸收新的思想,而且不断内化升华,用以适用整个社会和外在环境的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命题是有问题的,文化包含的范围甚广,包括文字、语言、建筑、服饰、饮食、习俗、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等,儒、释、道仅仅是哲学思想和信仰,属于文化很小的一部分,说是主要哲学思想尚可,说中国文化以三者为主未免高看他们了,没有三者丝毫不影响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为何以儒、释、道为主,我的粗浅理解是:
儒家思想:不算什么先进思想,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是极其有利的,人民成为顺民,泯灭反抗精神,利于维护统治者的权威,维护社会稳定。
所以它被独尊,是强制性的官学,通过科举制度的命题、解题进一步强制,完成洗脑。它本质上不是宗教,没有一元的神,也没有对于生死、意义、认知等终极问题的真知灼见。
佛教思想(释):它是纯粹的宗教,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比较完善的信仰系统。在传播过程中又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如藏区佛教偏向于方法论,注重修炼而肉身成佛,是为佛教密宗,或称藏密;东南亚及我国云南地区主要取其佛教教义,为小乘佛法,盛行庙宇佛像的参拜,有人人短期出家为僧尼的传统,这种信仰比较纯粹,也很朴素,就是一种坚信、深信;而佛教来到中国内地,则融合传统道家思想为主形成了修正后一个崭新宗派:禅宗,更讲究思辨,名为悟,实则是一种对佛教思想的个性化理解,洋溢着思想自由的气息,对于传统文学、艺术、建筑等影响巨大而深远。
道家思想:它的核心思想是简朴节制,这种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先进思想。往往在朝代更替的初期,统治者不约而同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其实就是整个社会的简朴节制,它的确治愈了阶段性的战乱创伤,文景之治就是经典。随着社会稳定至和平时代,物质主义抬头,道家简朴节制则退隐,但奢靡之风不可能延续无期,因为地球资源的承载有限,人民欲望过甚则导致社会动荡,最终还得依赖简朴节制才能够治愈。
我的浅见,抛砖引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道释三家归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西游记》写的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儒和道都难以伏魔了,去西方请佛,三家归一的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者认为,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稳定在“儒、释、道”是中华文明成熟的标志。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形态。是中华文明经历多元化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儒家文化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的结果。周公制《周礼》约束天下,历经春秋战国,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百家争鸣,也是社会呼唤新的哲学思想体系来作为社会基础。自秦以来,郡县制大一统国家的创立,未经两朝便夭亡,开国的法家思想是失败的。汉朝开国皇帝确立了尊儒的重要举措,历经百年实践,最终选定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最为社会道德哲学。由此架构了中国的稳定社会关系,直至今日,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唐宋时期,中国基本上稳定在统一国家的状态,君主制度的基础就是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上至君臣朝廷、下至家庭家族的稳定在于三纲的权威。服从管理,遵循规则成为中国人的基因血脉特质!让明君治下,万民景从!一个个盛世繁华,一代代传承均是这样!
唐代的佛教兴盛,大量经书的翻译使印度带来的佛教文化被中国的学者研究发掘,特别是禅宗的所带来的融合了本土特点的成熟佛学思想,“脱苦海”、“随其心静,即佛土净”、“注重自悟”的禅宗思想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了很好的解答。佛学的“因果”原则,“善缘”说法,这些观点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既有社会认知,与儒家思想相互辉映,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佛教的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之后为中国社会所接受。渐渐成为中国社会仅次于儒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是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抛开“仙术”不谈,就哲学思想来说,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重要经典就是《道德经》。在笔者看来,《道德经》的精髓在于“上善若水”,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精神境界对社会影响深远。在唐宋时期,道教兴盛人才倍出,孙思邈、丘处机、李淳风……对医学、天文学、化学、以及玄学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儒家伦常代表中国社会的秩序与原则,释家佛教代表内心的参悟以达到真正的平静与智慧,道家代表着境界和气运。在华夏文明的进化过程中,渐渐形成贴近中国人的生活的三大支柱:规则、领悟、命运。中国人入乡随俗,各行各业都有规则行规。含蓄内敛,很多事情不说破靠悟,悟出来就是成功,悟不出来就是“没混明白”。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往往以命运自解,与人为善,吃亏是福……这些都是这三大支柱带给中国人鲜明的特质,使中国人虽然没有明确的信仰,但内心从不迷茫的关键。也是维系中国稳定的家族式社会,华夏文明绵亘五千年依然璀璨的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