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相比,谁更强?
国外,中国,国内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相比,谁更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各有所长
近年来,国人对于国内外教育的差异是吵的不可开交,国内的应试教育与国外的开放教育几乎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然而当列举世界名校的时候,我们却会发现,占据榜单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外国名校。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在网上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希望能找出一个答案,而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网上的大多数言论都十分的偏激,不是一边向国外教育倾斜,就是一边为国内教育捧吹。鼓吹中国教育的人用“某国商店中国店员心算/口算结账找零,惊呆外国人”、“英国引入中国教育方式,聘请中国老师”这一类的新闻咄咄逼人,而支持国外教育的网友则拿中外名校数量与中外名人数量作为后盾坚守阵地。长久以来,二者谁也无法说服谁。
一位工作原因,所以对国外的事相对了解的多一点,国外的教育方式趋向于放养,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让学生各自发展自己的优势与天分,再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足够的资源让他们能更加深入的学习发展,然后才在这样一些“精英”中提出高标准高要求,以此激励鞭策他奋发向上。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相对全面,人才不止是学术方面的,还有许多文化艺术类的人才也得以被挖掘。
然而这样教育的弊端在于,这个世界上天才、怪才都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在这样自由放养的环境下,普通人如果没有某一方面的兴趣就很难主动去学习知识,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虽然有个性,可是知识能力薄弱。曾有网友列举美国高中考试题目是我国中小学生就在学习的多元一次方程等等,也反应了这方面问题:优秀的固然优秀,但是却存在大范围的知识能力薄弱。
国内的传统教育方式则是有一些硬塞的味道——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需要接受吸纳大量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这些知识用一个比恰当的比喻来说,是一些更机械化的东西,数学、物理、化学的公式,英语语文的词汇、语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脑袋灵活机敏更像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是需要在死记硬背下来的前提下才有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消耗掉学生大量的时间,大量的思路都被用来解一道又一道的复杂的数学题,推敲一段英文句子的语法结构或是研究一篇文章中某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思维方式会渐渐变得死板,尤其是和中国教育中与“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不相关的天分与兴趣,可以称的上是抹杀。细数世界上的名人,除开文化艺术类的名人,大多数科学技术类的名人都是因为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做出了“新”与“变”的贡献而著名。而中国教育恰恰遏止对“新”与“变”的培养,故而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中,中国的名人总是不如外国的名人多。不过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所好转,许多家长开始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兴趣班,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参加的兴趣班,真的是自己的兴趣呢?
中国教育的优点在于,大众知识水平的高度。就像期末考试的试题,每天回家完成的作业,中国教育对待学生是无差别的,也就是一视同仁。这就让中国学生的总体“硬”知识水平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而这种大众水平的差异,也是“某国商店中国店员心算/口算结账找零,惊呆外国人”这类新闻产生的原因。
细观两种教育方式,二者的差异就像“最大值”和“平均数”,比“平均数”,中国教育胜出;比“最大数”,外国教育胜出。
两种教育之间各有优缺点,不是哪一方就真的不如哪一方。
真知灼见,来于实践。读万卷书,还要走万里路,学习增长的是知识,走出去提升的是眼界与胸怀,成功的路上,二者缺一不可。
教育亦是如此,各有千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中国强,国际间的课程竞赛最能说明问题。以后在国际的大学之间,也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程或专业竞赛,这样就知道谁的教学质量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外那么多国家,和哪国比呀?题主应该是指欧美国家吧?
欧美国家教育的特点是:
1. 小班教学。一个老师对应的学生比国内要少多了,这就让学生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耐心,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而国内的大班教育,就必须要求学生去适应学校和老师,必须强调纪律和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有效正常的教学。
2. 教育分化严重,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巨大。
除了按家长的经济实力和教育重视程度,把学校分为免费的公立和收费高昂的私立外,还按宗教信仰需要有天主教学校,清教学校和犹太教学校等。
不管是北美还是欧洲在小学时也有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测试成绩而分而教之的选择,但和国内测试偏重考核学生学会了多少不同,欧美的这种测试偏重学习潜能的考核和评估,这可以尽量地避免抢跑的学生被选拔进去后因学习能力不足导致滑铁卢现象。
还有,即使是在同一个学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上不同难度的课程。
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非常多样化,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我国教育宗旨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差生虽然会被嫌弃,但学校和老师轻易不会把他们放弃。
3. 欧美的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课外体育、艺术等方面培训都属于慢工出细活类。他们偏重培养孩子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即重在培养学习能力,而不是像国内教育重在知识灌输。
我曾总结过东西方教育的不同:
东方教育体系下的学生像森林里的树,每一棵树都为争夺阳光而只能尽量向上生长,造成每棵树都是树干笔直且差不多高度,这叫“森林效应”。就是特别整齐划一,但是在这些木材很好用,还供给充足。
而西方教育体系下学生像草原上稀稀拉拉的树,因为彼此之间不用争夺阳光,树冠很大而且千姿百态,但普遍不高也不直。这很考验要使用这些木料者的识才和辨才的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