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可遇见外国人需要实际应用的时候却还是开不了口?
英语,语言,都是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可遇见外国人需要实际应用的时候却还是开不了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闲暇的时候,自己买了机票,到欧洲小城市去旅游,12天下来,自己一个人乱跑,也没问题,反正自己脸皮厚,至少问个路、找旅馆、打车到机场之类的,不会有任何障碍了。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急切的交流的需要,你永远不会“开口说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我国大部分学生都是学的哑巴英语 只是应对考试的 所以才会和老外沟通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就算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头几次遇到外国人的时候,说英语还是会紧张,磕巴,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这没有什么,更不能否认你前面的英语学得什么用处都没有。你只需要按照以下做,就可以很快张开口:
多进行口语练习。如果每天和外国人或者小伙伴练习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非常有效果的。多进行语感练习。请参考我的头条里一篇文章,题目是 语感是个什么玩意,里面有详细的语感练习技巧和说明。多看英文原版的视频。多看视频,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培养语感;第二,练习听力;第三,丰富词汇和表达。克服怯弱和害羞。永远不要害怕犯错误。不用担心说错了或者说出来别人听不懂,哪怕是你开始的时候说的慢一点,也要先大声的说出来。语言就是用来沟通的。沟通,就要克服各种障碍。最大额障碍可以通过练习克服。但是,再说一遍,这不能否定你前面的多年的英语学习。付出的,总会有收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是初次交流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人一紧张就会产生语言障碍,这是所有人都会发生的。其实还是社会交际太少。对自己自信点,心态放缓后语言交流就会自然而然流畅了,加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口语学习有母语一说,母语学习只能在婴幼儿时期完成,这种母语学习,是基于婴幼儿大脑的“痕迹”作用形成的。在孩子长大后,大脑的痕迹作用就失去了,语言学习也就无法再当成母语来学习了。
所以即使你再学多少年的英语,还是无法把英语像自己的母语那样有很强语感,无法开口说好英语就很正常了。
说不好英语,除了以上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原因:
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平时学的就是书面英语,并没有把英语当作口语来学。学生学习英语主要就是做题、考试,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练习口语。想说英语也没有这种环境,你总不能到大街上遇见人,交流都用英语吧?
另一个原因是,性格问题。有些人性格内向、害羞,你非要让他说英语,他会很难受的。如果想要说好英语,要尝试着改变自己这种内向的性格。内向的性格,在现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社会,可不仅仅是说不好英语的问题了,它会让你失去很多人生的好机会。失去了人生机遇,很大可能就意味着一生会贫穷并且一事无成。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现在教英语的大多数是非英语母语的人在教。要学好英语还是应该由外国人来教最合适,仔细听一下,有些人说的英语,味道很怪,把汉语的四声音调都说出来了,英语是没有四声的,这样说英语成了中国式英语了,说英语要说得洋腔洋调才对。
要记住一点,英语的音调是平的。
转发、收藏,分享你所知道的给其他人,是一种快乐!关注“龙爪手聊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了很多年,和学的好不好没有因果关系。所谓哑巴英语,怪谁?大学时,上铺做梦说梦话都是英语,英专学生上课都是角色扮演,一半课都是外教上;而非英专业背背单词过个四六级就觉得自己在学英语了。另见的外国人少了,怯场也在所难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英语学习一直都是应试英语,哑巴英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