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清,而是引发了革命?
新政,清末,清廷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清,而是引发了革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政府派出的的很多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他们在经历过西方的社会制度后对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产生了反感,很多人直接投身到了革命的队伍中去了,可以说他们的所作所加快了清朝的灭亡。
新政的本质导致其失败
新政的本质是参考西方的相关制度,制定符合当时国情的君主制度,继续维持满清的皇族统治,这样的改革能够成功才是问题。这样的改革不但得罪了普通民众还得罪了想要改良的立宪派官绅,还得罪了清廷中一大批汉族大臣。所以在满清组建了第一届内阁后,人民一下子就看清了清廷的真正用心。明白了清廷真正关心的是政权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并不愿意分权。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内阁总共十三人,满族即占到九人,其中皇族七人,汉族竟然只有四人,举国都为之哗然。此事件直接导致了反清情绪的高涨,直接促进了民族革命的爆发,变成了压弯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综上所述,清末的新政改革之所以没有能够挽救大清,主要还是其改革治标不治本,并不是真正的改革,假借改革之名行专制之实,并不是真正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以失去了民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清末新政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挽救病入膏肓的统治危机,不但没有挽救,反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然后就出现了革命,加剧了灭亡的脚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政权进行自上而下改革的时候,往往也是最虚弱的时候。此时,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利益被削弱,而新的利益集团还未壮大,此时政权最容易被暴力革命推翻。沙俄,满清,伊朗王国都是这么被完蛋的。此外,满清并非民族国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奥匈帝国所有列强都是民族国家,所以中国变成民族国家是大势所趋,清末新政无论若何也没法革掉自己的命,变成民族国家,所以新政的结果就是民族意识增强,满清统治下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恨国党太多,小清粉太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