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两小儿辩日》两小孩、孔子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怎么看?
孔子,列子,小孩《两小儿辩日》两小孩、孔子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两小儿辩日”里孔子惟一的错误,就是去理这两个熊孩子。结果怎么样?自跌身价。
故而,孔子在“两小儿辩日”里,两小儿的性格就是“熊”,而孔子的性格是“迂”。
《巨人传》里说: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别理熊孩子,当然也包括成年人。
你要知道,你的善意是高尚的、宝贵的,轻易把你的善意丢给熊货作践,那不是暴殄天物吗?善意,只能给善良的人,别去当东郭先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苏北大董的理解是这样的:两小儿辨日里的两个儿童讨论的内容是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关系。 一个说早上近,一个说中午近。说早上近用视觉理论来认证自己的观点,说中午近的用人体生理反应来认证自己的观点,无论从任何一个观点出发,两个孩子都没有错。
孔子听了他们的论证也是不能决断哪个准确,两个孩子笑话他说:谁说你很有知识呢?怎么回答不上来了呢?
这个故事出于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文章里的寓言故事。
两个孩子虽然把孔子给难到了,个人感觉这两个孩子都是从片面的去看待某些事物的发展关系,单纯从性格上看,我认为说早上太阳大的孩子做事情仅仅是靠经验来解决问题,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做事情不去考虑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是靠经验主义。
说中午太阳大的是感官去判断事物的发展,做事情容易感情用事。
两个孩子都不能虚心从多方去论证问题的真实性,主观臆断太强烈,反而去质疑孔子的渊博知识到底有多少?这样的耍小聪明孩子以后在学习工作上会误事的。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从这个故事对孩子的态度上也能看出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实事求是的,不知道的问题也不会乱说,包括对孩子也要实事求是,不仰仗自己的权威说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问题。表现出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
感谢平台给予机会,希望和朋友们一起探讨关于寓言故事里所蕴藏的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的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孔子在向东方游历时,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太阳距离人的远近的问题,两个小孩各抒己见,并且各自有充分的理由,让孔子判决谁对谁错,但是由于孔子生活的年代科学还不够发达,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因此,一时孔子也无法下结论,受到两个孩子嘲笑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受到了一些启发,悟出了一些道理,对于两个小孩和孔子的性格特点做如下分析: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孩性格有以下特点:
1、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敢于提出问题。
2、有自己的主见,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说话有理有据。
3、天真率性,心直口快。
孔子的性格特点:
1、对待知识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不虚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小儿辩日》是列子写的一则故事,如果只是从故事情节来分析,我认为里面的人物具备以下特点:
认为早上太阳近,中午太阳远的小孩,他的性格很耿直
,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认为早上太阳远,中午太阳近的小孩,他的心思更缜密
,所见未必真实,还要结合自身体会去理解事物;
孔子,两位小孩请教的大圣人,在这则故事里表现得很诚实
,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们小孩就是嘲笑我,我也不知道,绝对不瞎说,不误人子弟!
《两小儿辩日》的更深层含义
我初看这则故事时,也就理解了以上这些内容,感觉作者就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但是当我了解列子后,对这则故事的理解就变了。
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的儒家走的路线不一样,而且他主张“以虚为贵”,以老子提倡的“清虚自守”保持一致。
道家思想影响着列子,所以他对事物的看法也与很多人不一样。成书于康熙年间的《郑州志》记载了关于列子的一则故事:
说列子家境贫寒,有位郑国宰相听了关于他的事迹后想要资助他,给他送来了一车的粮食,但是列子坚决不收,让本家全部拉回去。为了这事,列子的妻子与他闹翻了,不断埋怨列子。
列子给妻子解释说:“宰相和我不熟,他听别人说我好就送我粮食,要是别人说我坏呢?他也一样会相信的!”
这则故事是列子在告诫大家,耳听未必为实。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耳听不为实,那么小孩看到早上的太阳大为近,中午太阳小为远,这样是否就属实了呢?
也未必!
另一个小孩感觉到,早上气温凉而太阳远,中午气温热而太阳近,因为远凉近热,以此来证明上一个小孩亲眼所见的也不真实,必须要靠身体去感受。那么切身感受是否为实呢?
也未必!
所以俩小孩一起去问孔子,到底谁对谁错?“孔子不能决也”,被小孩嘲笑说:“我以为你有多聪明呢!”
最后这句话有意思,说是小孩在笑孔子,实际上是列子在笑孔子。
列子与孔子的主张有所不同,孔子推广的是礼仪,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种森严的等级。列子最痛恨的就是社会不公,他提倡人人平等,在《列子》一书中也表达了列子的这种观点:“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
因此,列子从内心里对孔子的学说并不认可,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反感的程度。他把孔子写进自己的故事书里,又在书中借助小儿之口嘲笑孔子,这种“暗讽”的手法是很多文人惯用的手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