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年的界限为什么要以生理年龄来划分而不是心理年龄划分呢?
年龄,心理,生理成年的界限为什么要以生理年龄来划分而不是心理年龄划分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生理年龄可以量化心理,年龄难以量化。第二,生理年龄啊,他是比心理年龄更加的具有标准的唯一性。每一个人心里上都有不成熟的部分,所以如果说以心理年龄来划分的话,那些个别不成熟的部分将会无法具体区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取决于人们可行的判断能力。为什么这么说?
先举个例子:有的人个子矮,都小学高年级了,身高还是在免票线以下,可以免费乘车。有的人个子高,幼儿园刚毕业,已经得买票上车了,这公平么?
其实,人们在判断一个事情时需要标准,这个标准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1.判定内容清晰、好理解
如果判定内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互有交叉,判断的界限就无法确定。
具体到你的问题,就是拿生理年龄来判定。把18岁作为界限,不够18岁,算未成年人。达到18岁或以上,算成年人。
2.判定方法可执行
光有判定标准,如果根本没法去实施,也是没用的。
成年的判定标准有了,好不好执行呢?
我们假设按心理年龄是否成熟来判定,如何确定呢?不可能自己说成熟就成熟,说不成熟就不成熟吧?
到了需要应用成年与否的场合,工作人员没法处理,他们凭感觉自行判定,权威性不够,容易引发争议。难道叫他们去找心理专家过来?哪有那么多心理学专家随叫随到啊,就算人家肯来,排队的人也等不起的。这样弄恐怕执行不下去。
3.方便程度
现在假设有种仪器能测心理成熟度,那么购置部署需要费用,操作维护需要人手,测试的时间总还是要的,测试结果还可能出现问题。比如有人测试时说谎怎么办?
有人说可以出示心理检测证明啊。可那要去做多次心理检测、还要测谎,步骤繁琐,最后勉强能综合评价出心理状态。证明是否被工作人员认可是个问题,就算认可,时效性也很有限,人的心理会变化的,半年前的成熟度肯定和半年后不一样,那他是否得经常出入心理诊所?
生理年龄就很方便了。你说你18岁了,拿出身份证看看,根据生日很容易判断出来年龄,效率也高,争议还少。
如果非较真假身份证的问题,现在早都联网了,一查就查得到,跑不了的。
可见,考虑到判定方便、可执行、易执行等因素,成年的界限判定用生理年龄而非心理年龄。
不是说用心理年龄作评价不科学,而是由于实行起来太繁琐,信服度、方便性也不够。
以上就是对成年的界限要以生理年龄划分而不以心理年龄划分问题的解答。
上一篇:电话不打开铃声的人是什么心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