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汉时期如果其他学说代替了儒家流传下来,中国历史的走向会是如何?
儒家,思想,法家秦汉时期如果其他学说代替了儒家流传下来,中国历史的走向会是如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法家流传下来,大概会出现古罗马的长老院治理国家的制度,就是原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吧。
如果道家流传下来,大概会出现古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
这两种制度都会导致皇帝的不存在。
但这些都是假设,儒家至上是必然的,因为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是最适合皇帝统治的。
甚至我们的宗教都是等级制的,佛祖菩萨罗汉按部就班,玉帝天王星君按资排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说派别林立,儒,法,道,墨……对社会都曾产生过一定影响。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尊崇法家治国,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此造就二千多年辉煌的封建历史。
那么针对问题我们来看看,如果其他学说代替儒学,成为我们主流思想,势必产生不同的历史走向和社会制度。
第一,先说道家思想,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是这一思想的具体政治形态。汉朝建国之初,推崇的正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恢复人口和生产能力。
可想而知,如果道家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恐怕没有其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以及雄霸世界的辉煌唐王朝。极有可能如同现在的欧洲,各国分立,互为友邦,保持着先秦时期诸侯并存的状态。
第二,再说法家。秦始皇采取法家思想一统天下,建立崭新的封建统治制度,为什么法家思想被放弃了呢?
这一点我们有所误解,其实之后历代王朝都尊崇儒术,但多数是外儒内法,以法治天下。直到今天,我们一个劲地提倡国学,但仍然强调法治社会,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如果抛弃儒家外衣,纯粹以法治天下,则是行不通的,秦朝的覆灭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墨家思想。墨子出自儒家,自创墨家,与儒家有一定相通性。这一学派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实践,追求科学,创造性强。
那么墨家能否做到科技兴国呢?
先秦时期,墨家影响甚广,有“非儒即墨”之说,可惜的是,墨子死后,弟子纷争,分为三个派系,不知不觉慢慢衰弱了。据说,墨家组织严密,纪律严格,有着宗教色彩。
有人认为,日本学习和继承的就是墨家思想。
总之,历史的发展有着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为什么会选择儒家学说,既不是个人意志决定,也不容后人们去假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可替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宣帝刘询在听到太子说出“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的话时,曾一时气晕头说漏了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时距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不到百年,但已可见儒家并非真正占据了统治者心中的绝对地位。更何况“罢黜百家”,并非禁止民间学习其他几家学说,而是指学习纵横家、法家等学说的人不得被推选做官;而“独尊儒术”的“儒术”,也并非孔子最初倡导的概念,而是由董仲舒结合了阴阳家、道家、法家的一些观点,综合成了一个更有利于统治的学说。
综上所述,儒家并非一直受统治者待见,它也是靠“改良”活下来的。最初的儒家非但不意味着僵化,反而是最积极进取的一个学派。即便其他各家代替儒家流传下来,恐怕也要与时俱进。
退一步说,即使真有那么一个平行时空,儒家不再是正统,那么不论是任何一家学说,要想长远流传下来只能是越来越趋向于儒家的三纲五常等标准。毕竟人们的思想观点都是基于生活经验得来,并非凭空想象,任何学说要被统治者采用都离不开这片大一统的土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呵呵,会有“如果”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一直在学术和文化上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秩序土崩瓦解,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各种治国救世的学说纷纷浮出水面,当时较著名的有儒、墨、法、道、名、阴阳、兵、杂、农等不同代表,各自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表达了当时人们的诉求。到了秦汉时代,大一统格局形成,封建统治者需要一种统一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开启民智,而这时候的儒学大家董仲舒已经做好了理论统一的学术建设,他的《春秋繁露》一书很好的适应了这种思想大一统的需求。我们不需要讨论别的学说取代了儒学会是什么结果,历史没必要假设,但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选择中去寻找儒学成为主导的原因。当时的各派学说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利益群体,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民本思想,比如墨家讲兼爱非功就是从民本主义出发;兵家以孙子为代表,他强调战争的不义性就是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的诉求,等等,道家法家都有很多这样的表述,而儒学则更加系统地对民本思想做了建构,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一代代的理论建设使这种思想更加宽宏博大,并且在理论建设的同时,重视对其它学说中优秀思想的吸收,这使得儒学更具有包容性,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民本主义是基础,又善于吸收能够包容不断革新,这样的思想体系才会经久不衰,直到如今,发扬儒学的优良传统仍然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上一篇:最终疫情会有多少人死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