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诗词中有不少易理解错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还有吗?
意思,这句,朱门酒肉臭古诗词中有不少易理解错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还有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诗词中有不少易理解错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还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诗有含意中的想象理解,往往有各人的意图不同而不同,必须彻底了解当时的形式和诗人的处境,猜测诗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来理解和判断性解释的。特别是典故堆砌的朦胧诗章。对与错,只有穿越时空。去向作者本人才知道的,那也大可不必!也不是他是教授说出来就百分之百是正确的。我个人认为,一般平白句子,心知肚明,也不必横生推断,多生事端。之所所列出的句子也是一样的。无谓的争论对于个迷承和写作没有什么好处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诗词中被很多人错误理解的还有很多,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被很多人理解为“父母健在的时候自己不应该出远门。”但实际情况是,这句引文只引用了前半截,而忽略了后半截——游必有方。也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自己不应该随意出远门,即使出远门也要有所计划,有所节制”,以防父母在你出游期间有所不测。综上所述,引用古诗词应该注意出处和准确性,切不可断章取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理解还真有问题。我上学的时候“臭”就是臭,散发出来的味道,与“香”相反。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臭”就变成“嗅”了,由“臭”变“香”了。
我认为,这两种解释都有问题。
“嗅”基本释义
1.作为动词 用鼻子感知,辨别气味 。
2.作为名词 气味 例:其嗅芳香
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之则甘,嗅之则香。
“臭”除了与“香”相反的味道外,还有一下义:
按科学家的研究:物质浓且杂就是臭,物质淡而纯就是香。
清·孙鼎宜《难经章句》云:“《书·盘庚中》疏:‘臭是气之别名’,古者香气、秽气皆名曰臭。”
残酒与剩肉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就是“臭”,浓烈的难闻气味,绝对不可能是香气!
杜甫想表达的是朱门散发出倒掉的酒肉散发出浓烈的臭味。
是杜甫错了,还是现代人错了?
被过度解释得还有“床上明月光”的床,被现代的聪明人解释成了“马扎”或“井栏”,其实就是睡床。本人就这个问题有专门论述,请翻看本人主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啊,比喻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一直以为:但愿人长久,要么指的是亲情,要么指的友情。
谁知二者全是全是错的。
这首诗词是诗人写给弟弟的,长年不见,互相年老,互相牵挂,但愿人长久指的是但愿人长寿,但愿人安康。
由此可见,学古诗词一定要学习诗词参生的时代背景和真正寓意。不能凭现代思维曲解其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一种坐具,是用来坐的;也可能是指井床,相当于今天机床等。疑,不能理解成怀疑之疑,二是通“拟”字,“拟”古代写作“擬”,意思是“好像是”。
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正确的理解应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召见诗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气的高人派头。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上一篇:小米副总裁卢伟冰:红米K30Pro吊打IQOO Neo3!你认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