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仓央嘉措的情诗,他有怎样的痴情才写出如此委婉动人的文字?
他的,情诗,布达拉宫仓央嘉措的情诗,他有怎样的痴情才写出如此委婉动人的文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顾仓央嘉措二十五年,短短的一生,从十四岁开始到二十四之间,他经历了三段心伤的爱情故事。正是这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才激发出诗人惊世之才诗。
第一位恋人是故乡的玛吉阿米,两人从小青梅竹马,相爱甚好,怎奈仓央嘉措做了雪域之王,他要背井离乡,别离自己的爱人,到神秘的布达拉宫去做活佛。
仓央嘉措是宁玛派红教家庭,红教不禁止僧侣男女结果生子。而执政的黄教格鲁派,是坚决反对僧侣通婚的教派,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漩涡里,困苦的挣扎着,最终成了政治牺牲品。
藏传佛教有五大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
仓央嘉措进住布达拉宫以后,总是思念玛吉阿米,通过书信的传递,他们在布达拉宫幽会过。可是这一切没有瞒过黄教的眼睛,仓央嘉措与爱人被迫分离,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玛吉阿米被人暗害途中。
《玛吉阿米》
在那高高的东方山顶,
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浮现在我心上。
索朗旺姆是位仓央嘉措第二位情人,仓央嘉措喜欢民间民俗,喜欢夜幕下的繁闹的市景,经常偷偷溜出逛街去。缘分到了一眼就可以定情,他与索朗旺姆相爱了。
青稞酒是永远喝不完的,贪婪的本性可以改变一个人。索朗旺姆无限的索求,欲望会有终结的时候,他们无果而分手。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是未了的情缘,仓央嘉措与达娃卓玛在一次游玩时相遇了。达娃卓玛和玛吉阿米不仅长的十分相似,她酿青稞酒的味道也和玛吉阿米一样。
仓央嘉措非常喜欢她,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可好景不长,康熙皇帝知道了仓央嘉措沉迷酒色之事后,下令召回京都问罪,在去京都的路上,他于青海的湖旁圆寂。
仓央嘉措留给达瓦卓玛的一首诗,也是他的绝笔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的才情,来源于与教派的抗争,他本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和爱他一生的人。他不喜欢王权富贵,只想普普通通的生活,终老一生。
人只有切身体会了,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当然这也有他过人的才华和智慧。正如他的诗所呐喊那样:……”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仓央嘉措的情诗,就让我联想到“纠结”二字。必须承认:世上的每个人都有纠结的事,谁也不例外,穷人有,富人有,聪明的人有,脑子笨的人也有,神仙有,和尚也有。只要是人,都会有感情,都会有七情六欲,只要有七情六欲,就会有各种烦恼和纠结的事情发生。
仓央嘉措就有一首很纠结的情诗,诗文如下:
情诗其九——清•仓央嘉措
欲倚绿窗半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读完仓央嘉措的这首情诗,相信很多人从这首诗的字面上就感觉到了一种纠结。
其实,整首诗四句都很纠结,“欲倚,颇悔,有心,又负”。给人一种有心无力一样的感觉。因此这首诗很多人能读到共鸣之处,耐人寻味。我们不妨一起来赏析一下。
前两句“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卿卿是什么意思呢?是对自己心上人的尊称,爱称。
这“卿卿”最早出现在诗里是在宋朝,全句是:“亲卿爱聊,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所以流传至今,才有“卿卿我我”,都是表示很亲切的关系。
知道这些,我们再读仓央嘉措这句,就很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就是说,我也想长年累月伴随在心爱的人身边,倚靠在绿色风景的窗边,陪伴着她,不离不弃。
但我又想自己是一个出家修行的人,是个和尚,想起自己当初出家当和尚,就是一个悔恨,如果早些遇到了卿卿,相信我也不会出家修行的吧。
这里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仓央嘉措内心是十分纠结的,十分懊悔自己当初的执意修行当和尚的。
后两句“有心持钵丛林走,又负美人一片情。”
到这时,诗人就想通了,如今也只能面对现实,一心一意去修行,却又怕辜负了美人的一片深情。怎么办呢?在纠结中,他要做出抉择,那就是:既然当了和尚,就要遵守和尚的戒律,不能去谈情说爱。
读完仓央嘉措的这首“纠结”诗,无不让人感到敬佩。所以,很多人问的“仓央嘉措为什么能写出委婉动人的情诗?”就有了答案:
仓央嘉措是用“心”用“身”在写“情诗”!
解题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情诗,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傀儡存在,内心痛苦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一个普通的农奴家庭。他自幼随母亲劳作,虽然辛苦,但却简单快乐。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在布达拉宫缘圆寂。罗桑嘉措的亲传弟子桑杰嘉措为了能继续掌管黄教中事务,秘不发丧。他一面用“入定”的说辞蒙骗康熙皇帝和众僧侣,一面派人去民间寻找转世灵童。为了保守秘密以及扩大黄教的势力,他们选择了藏南门隅。仓央嘉措也因为抓到了达赖遗物,而成功被选为了转世灵童。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五世达赖已经圆寂的消息,终于被人发现了。于是14岁的仓央嘉措被迎到了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成为的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虽贵为六世达赖喇嘛,但却并无实权,平时需要严格的修经学道。而且黄教弟子必须遵守不近女色、不能娶妻生子的清规戒律,这使得红教出生的仓央嘉措感到种种的不适应。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对英语如此重视。即便大多数人出不了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