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对3-6岁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孩子,思维,家长如何对3-6岁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简单来说,就是要打破孩子的平衡,学习就是平衡到不平衡,不平衡又到平衡过程,也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比如说他已经知道3+3等于6了,给他3+4呢?这个它的难度不大,3+4等于7,因为都是十以内的,但是如果给他3+9呢,这就是打破平衡了,因为超过10了。再比如搭三角形,问孩子要拿几根小棒,孩子肯定知道,拿3根小棒,三角形三个边,他这时候是个平衡状态,那么我们的教育呢,要产生不平衡,这时候家长可以提个什么问题呢?
“那我要搭两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
“妈妈我知道的,两个三角形要拿6根小棒。”这种情况还在平衡状态,怎么让他思考呢?要提出挑战,所谓的挑战要有点难度,打破它的平衡。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拿5根小棒也可以搭成两个三角形。孩子肯定很兴奋的,让他在操作中去尝试,他在动作过程中,突然会发现这个三角形再拿两根到在下面,就变成两个三角形了。这其中就涉及到共用边的问题,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让他去推理,如果搭3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提要求,在平衡基础上提一个不平衡的、稍微难一点的问题,但是这个点一定要是孩子努力一下能够做到的,不能苛求他去解决超年龄的问题,因为孩子如果努力了还做不到,就容易产生自卑感;努力了能达到,他就会充满兴趣,更加积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就曾说过,求知的愿望是先天的。
5、适当培养孩子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在平时生活中也很常见,是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直觉思维呢?因为直觉思维对创造性的培养往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钱学森钱老就讲过,创造往往是一种“顿悟”,突然之间的一个东西。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创造性也很重要。
今天跟大家提出的这五个方面的建议,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在孩子数学学习过程中跟孩子一块实践,在孩子在生活中不断体验感受逐渐形成思维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启蒙班、早教班、兴趣班承载着父母们育儿英才的期望。期盼着让孩子能在起跑线上更高的起点更快的起跑速度。
看着张家的妞跳舞,李家的儿会书法,王家的娃会钢琴……。父母们恨不得把自家的孩子能集百家的所长教育出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
我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家长,想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轻松童年也许会加重来日成长的负担。
有些家长提前教孩子小学知识希望能有更高的起点,期实不一定是好事。当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来日上课再学不只是时间的浪费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了自己都会的骄傲情绪。这些有机会来日再详细探讨。 在幼儿阶段培养一种兴趣,积累些基础阅读知识是有必要的,今天聊聊基础训练思维训练的事。
从孩子三岁时就可以选择性教导些思维性训练的知识。主要以一些简单图形、色彩类的绘画书籍为主。里面有关于图形的不同,摆放的规律,色彩的分类,图形的相同点不同点。这些书店,淘宝当当都有,启蒙类图书都有,这类是比较好找的。也可以加些益智类积木训练立体的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四五岁时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加上些游戏类的软件,这时孩子对手机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在控制好时间不沉迷不伤眼前提下,其实玩游戏是很好的训练方式。一方面孩子本身有兴趣,在游戏中孩子本身精神高度集中,大脑的运转,手指的操作等强度是比图书强很多。在相关调查也显示,经常玩游戏会玩游戏的孩子普遍比不玩游戏的孩子思维更活跃更具创造性。
到六七岁时图书类就显得有些太简单了,也不能让孩子停留在手机游戏这种有吸引力才会学的方式上。而是更多比重在文字阅读的书籍,让孩子适应没趣味的文字阅读也得学,因为这才是接下来学习的常态。在此推荐一本书《迷人的罗辑思维游戏书》,是一系列的思维训练书籍,其中大多是故事推理。这绝不是软文推荐。我也是找了很久才觉得比较适合这阶段。是适合6到13岁的孩子,里面有些内容会超出6岁孩子的知识面,而且总体比较有难度,需要家长手把手教。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每个家庭教育模式不一样,而且最好是很久孩子的成长特性去制定孩子的教育模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越来越注重教育问题。
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教育。
学龄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思维训练。
那就具体说下怎么对学龄前孩子进行思维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思维训练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用大白话说,思维催化了行为、决定了行为、促进和推动着行为的发生。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为此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尤为重要,成本低,见效快。幼儿是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便是什么。进行了思维训练的孩子比没有进行思维训练的孩子要看到的事物的层面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他的高度。
思维方式有哪些
对思维方式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这里我们一般不赘述。只说通常幼儿需要训练的思维方式。
最常用用来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一般为语言思维、逻辑一数学思维、空间思维、音乐思维等。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H.加德纳(Howard Gardner)正是从这种思维分类体系出发,对人的8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认识智能作了定义(1999年新增加的存在智能还在论证之中)。
知道了思维方式哪些,我们就可以结合孩子自身来进行有针对的训练,这将事半功倍。
思维训练工具
逻辑狗逻辑狗是源自德国的幼儿教材,一种思维升级的系统训练学具。
把数学、观察力、语言、智力、逻辑思维能力以游戏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让孩子边动手,边玩游戏,边学知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