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情感?
情绪,幼儿,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情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那只是我脑海中的想法,只是我的感受和体验而已,它并不等同于我自己。
当然,情绪调节的方法因人而异,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最后,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孩子从出生到两岁,如果父母培养不出ta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ta就无法与父母及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无法表达和经营自己的情感。孩子的不良情绪大多来自外界的不良刺激和不当的养育方式,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注,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为良好人格打下基础。
好的教养和爱的养分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满足:1.建立好的的依恋关系,亲密育儿。在宝宝一岁以前要精心照料,迅速回应宝宝的需要(不管是生理的还是精神需要),这样宝宝就不容易产生消极体验,即便有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也能快速缓解消除。2.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三岁以前宝宝非常渴望跟妈妈亲密接触,无论是陪伴还是游戏,都会让他们感觉内心温暖,充满安全感。3.鼓励宝宝的探索行为。一岁以后的孩子活动能力增强,活动空间变大,孩子也会渴望探索新奇的世界,只要在安全范围内,父母就不要过多约束和限制孩子,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孩子渴望探索新奇的世界,满足孩子的这种渴望,可以让他们内心感到幸福快乐。4.孩子的最初情绪表达以父母为模板。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首先要有把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做好榜样(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最好)。5.引导宝宝识别情绪,允许宝宝表达情绪。摸清宝宝的情绪周期,温和平静陪伴孩子,以游戏等方式教会孩子正确适度表达和宣泄情绪。6.不溺爱不妥协,避免孩子以发脾气的方式要挟父母。7.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体能活动益处多多),积极与人交往。栽种下自主、独立自信、友爱的积极情绪之根,缔造美好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情绪管理与社会性培养
有个13岁的孩子在考试前总是出现焦虑、紧张、恐惧。他叙述了 前不久期末代数考试的情形,由于他没有好好学习这门功课,当时特别 焦虑,他描述当时在考场的情景,考场是他们上很多次课的教室,但是他说他什么也看不到,当时只按照考号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盯着眼前的一块地板发呆,耳边响起心脏“怦怦”的声音,胸口一阵阵的紧张,他快速的浏览下试题,感觉毫无希望,就这样盯着试卷足足看了一个小 时,想象即将到来的可怕后果,大脑一片空白,在这一个小时内,他没有尝试解答一道题,也没有做白日梦,只是吓傻了,一心等待痛苦的折磨结束……
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正式提出了 “情商”(EQ)的概念,并概括为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 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如今,“情商开发”已经非常流行,从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甚至家庭、职场, 情商开发课备受欢迎。
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儿童期是培养情商最为关键的时期。由于这时期大脑发育最迅速,在这阶段的 孩子若能在关键的神经回路上得到持续经验的塑造,通过学习、训练和有力的指导,就能形成良好的情绪习惯,甚至能改变孩子天生的性 格倾向。在我们的课程设置问卷调查中,发现期待开展儿童情绪管理与情商开发类课程的比例达90.8%。由此可见,无论从科学研究的角 度还是从对大家课程设置的调查中,情商教育的开设都是势在必行的。
在本门课程中,你会学到:
1.有关延迟满足
2.有关同理心
3.与情商有关的心理特质
4.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
5.儿童情商培养要点
6.儿童独立性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
7.青少年自信心提升技巧
在这门课程中,家长和相关儿童领域的从业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儿童情绪管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具体的培养技巧,也能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孩子一起提升情商。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上一篇:不满足目前工作和生活而又无能为力,做自媒体又坚持不了,我真的一无是处吗,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