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毒鸡汤、丧文化、恶趣味为什么有的会流行于网络?
鸡汤,文化,自己的毒鸡汤、丧文化、恶趣味为什么有的会流行于网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毒鸡汤、丧文化、恶趣味为什么有的会流行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慧根劣,阅历贫,浮噪迷茫和跟风现象,好多发布者华众取宠的利益熏心把例案包装粉饰成精典励志情节,有时就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精神胜利法,这是可悲的社会现象应予以道德遣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社交网络日趋发达,各种各样的“正能量语录”慢慢的都变了个味儿,处处充斥着一种营销的味道。
毒鸡汤是指乍一看像是心灵鸡汤文,再细细品,却是满满误导的信息。
丧文化是指一些90或00后的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业、事业、感情等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已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
特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
恶趣味是指不良的嗜好、兴趣爱好,有时候用以自谦,指沉迷于与自身社会地位、身份不大相符的兴趣爱好,多见于动漫同人用语。
这三种现象的流行都不是偶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流行的主体大多都是年龄偏小的年轻人。
曾几何时,鸡汤文化覆盖大江南北。
那时候的鸡汤确实是正能量满满,每一个人也确实都能从鸡汤文章中找到让人振奋的力量,读完也确实像“打了鸡血一样”。
随着鸡汤文的暴增和饱和,有人就开始在这上面做文章,开始了各种玩法,终于就把鸡汤玩坏了。如果现在有人再说你满满的正能量,那绝对是在嘲讽你。
丧文化和恶趣味也同样如此。
现在的后浪们,不再像自己的父母辈那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再加上网络的发达,和文化产品的繁盛,每个人都在网络上展现着自己的话语权,渐渐的就形成了一股潮流趋势。
也无可厚非嘛,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存下来的才是精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人类的情感复杂又丰富,每个人都平凡又真实,有时候壮志凌云,可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被现实打击,这时候有的人寻求更多的信息,毒鸡汤和心灵鸡汤就应运而生。
毒鸡汤是那些看清现实并直面那些现实后的批判式嘲讽,心灵鸡汤则是一时无法直面应对而给自己注射的麻醉剂。
丧文化直观反应了现在年轻人的一些心理变化,一批一批涌出来的毕业生茫然的一下被拍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无形的压力催促着大家前行,可又因为各种焦虑和现实情况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或许亲友的期望,于是不如躺平放过自己,或许还能喘息着向前。个人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大家放弃了自己,而是一种自我排解方式。
恶趣味有程度的高低之分,但本质上是人们在压力之下生出的产物。
这几种方式之所以流行正好反应了人们现实中压力很大,同时也反应了人们在积极排解压力。《社会心理学》中说人们提升维护自己的自尊时会利用“酸葡萄心理”,“向下比较”等方式,当一个人的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相差太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如果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那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和心理问题。
毒鸡汤、丧文化、恶趣味这些事物的流行其实也正好反应了人们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暗示着一种好的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社会年轻人可能缺少的是心灵调节剂,而所谓的"鸡汤"正符合年轻人缺少的特性
因此毒鸡汤在网络上盛行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想赚钱却"抱钱无门",也只好刷刷"鸡汤"来安慰自己
或使自己奋发图强,或安慰自己失落的心情
据调查显示,在2010年前后,大批的鸡汤文正能量成功学的书籍面世,和心灵鸡汤一起掀起了一场追捧和模仿的浪潮,可谁想到10年后的今天,这股正能量却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在今天最流行的不再是鸡汤,而是"毒鸡汤"不再是正能量而是"负能量"
以前的鸡汤告诉你:
失败是成功之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世界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360行,行行出状元
而现在的毒鸡汤告诉你:
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些积极鼓励你努力向上的鸡汤难道一无是处?而那些叫你看淡一切,总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就是对我们好?
答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时代变了,很多年轻人渴望着有钱,渴望着赚钱,渴望着当老板
然后就去看很多的心灵鸡汤来鼓励自己,要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到达理想的彼岸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那些满腹鸡汤的年轻人,在充满现实的生活中挫败
于是人们就开始嘲弄心灵鸡汤,回避成功励志
随之而来的就是"丧文化"和"恶趣味",同时在各大视频网站盛行
针对"毒鸡汤","丧文化","恶趣味"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作何调整?我们又应该怎样正视自己?扬长避短,走上社会正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