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岁孩子一淘气犯错,幼师就让其扎马步扎到哭。家长怎么处理?
孩子,老师,马步5岁孩子一淘气犯错,幼师就让其扎马步扎到哭。家长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岁孩子一淘气犯错,幼师就让其扎马步扎到哭。家长怎么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幼儿园的小孩犯错,就扎马步。这是种变相体罚的行为,不可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岁孩子淘气是很正常的,但是老师让孩子扎马步是不对的。
首先看看孩子身上是否还有其他的伤,而且要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和孩子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
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和老师进行沟通,沟通事情的经过,还有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状况,并且了解老师让孩子扎马步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最后,了解事情原因之后,跟老师沟通扎马步的行为,说出你自己的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这是正常的,老师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扎马步”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是对孩子的“体罚”,说严重点是违法行为。
作为家长,应该先抚平自己的情绪,与老师沟通,明确表示出自己对“扎马步”这种处罚方式的不认可。同时对自己孩子的淘气行为也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清楚哪些事情是“禁止”去做的,那类事情是尽量不要去做的………,因为是“孩子”,所以需要反复提醒,强调,要有耐心。
如果老师依旧延续她的“教育方式”,家长可以与幼儿园主管人员沟通,表明态度。再严重一点,可以留下证据,投诉到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报警。
当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建议以“与老师或园方沟通”为主。平时孩子在家时也应多做正确“引导”。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也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只是扎马步,没什么不可以。家长也无需处理,相反应该支持幼师。
现在的孩子太娇生惯养。既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护佑,在家又有娇宠溺爱避护。简直就一珍稀动物,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
人生漫漫路,教育无定法。什么事讲究个度就行。宠爱也要有个度,哪能不经历一点风雨。
人本身就该为自己行为买单。错了本就该接受惩罚。这也是长记性最好的方法。要让孩子有惩戒的概念。知道做错事就要负责任。这是无可厚非的事。
纵容孩子的错误,就是让他犯更大的错误。
对学校老师来讲:教育也很难。动不动就被扣上“体罚”的帽子。相比以往的棍棒戒尺,扎个马步真是微乎其微。家长与老师都得多些理解与宽容。多些沟通,找到“体罚”的度即可。
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去指责老师。既然送去学校,就要信任老师,理解老师。而不是怀疑指责。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老师会故意找孩子的茬,出发点终归是对的。
教育不简单,作为家长不要有过老师担,有功自个领。想想你送孩子去学校的初心是什么。人心都是肉长的,多想些美好的事。
或许因为老师的严厉,让你的孩子更听话守规矩,懂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让你爱撒娇淘气的孩子变的懂礼貌讲道理,这样不好吗?什么事换位思考,打个颠倒。把事情往积极面想,而不是往坏处想。
家长既然选择学校,就要充满信任。别有点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顺其自然。别去干预老师的正常教学。实在信不过,自己接回家中自己带。老师育人都是持证上岗的,自有监管机构,而不是家长。
《关注瘦子爸爸笔记,每天分享育儿干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适当的体罚是可取的,让孩子知道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80后有几个没挨过老师的体罚,扎马步也只是老师用的一个手段而已,对孩子没有什么身体实质伤害的,家长配合老师共同管教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岁孩子淘气很正常,作为幼师不引导,或者不会正向引导,让孩子扎马步的做法我是不赞成的!
扎马步有点体罚的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孩子扎马步到哭,不论是因为害怕哭,还是已经到了身体的承受极限累得哭,我觉得这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而且还是身体加心理双伤害。
上一篇:数字货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