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做事不磨蹭的性格,你有哪些心德?
孩子,时间,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事不磨蹭的性格,你有哪些心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需要大人有大量耐心的在某些事上去引导和纠正。
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要求孩子呢。
第二,要正确引导。比如要吃饭了,要出门了,大人自己还在看电视,玩手机,那怎么要求孩子呢。
第三,停止抱怨。不要不停地抱怨孩子“你怎么这么慢?”“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蠢?“抱怨久了,孩子觉得自己就是这么慢和笨。
第四,静待花开。培养孩子是长期的任务,孩子遇到困难和不懂,要帮孩子一起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做事磨蹭,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
家里如果有个做事磨磨蹭蹭的孩子真是让我们伤透脑筋,每一天每个环节都是在催促中完成的,起床、刷牙、吃饭、上学、做作业。
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我们越是越催促孩子,孩子就越磨蹭,像是跟我们反着来似的,有时候看到孩子不温不火的样子,相信不少急性子的家长已经按耐不住想要吼孩子的冲动了。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孩子做事磨蹭呢?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没健全,3-6岁语言系统和逻辑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无论是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受局限,很难消化我们给予的指令,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说了一大堆,孩子还杵在原地不动,那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完全消化我们给的指令。
所以说,绝大多的孩子并不是真的磨蹭,而是在特定年龄下的无意识表现。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不要过分苛责孩子。
其次,我们还得认清一个现象,在我们眼里,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慢慢吞吞的,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我们是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的做事方式。
我们会去催促是因为我们在焦虑,于是我们总想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催促孩子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我们满意的样子。殊不知,我们的催促正在打乱孩子的节奏,我们觉得孩子磨蹭,并不是他真的在磨蹭,而是他的行动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而已。
0-6岁的孩子正处在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重复的做一件事情,比如,重复看一集动画片;不厌其烦的看一本书,拿一个玩具反复摆弄几个小时等,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并没有掌握快和慢的能力,在我们看来,这些重复、缓慢和拖延的行为是让人很恼火且没有意义的事情,但对孩子们来说,重复却是他们的学习方式。比如:孩子反复刷牙就是不漱口,或许他在感知牙膏的味道、牙刷的触感、和刷牙的过程。
蒙特梭利说:“重复动作是因为儿童内在势不可挡的能量所引发的自然现象,这是事实,我们必须尊重此法则,帮助他,并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成长。”,因此,我们需要需要尊重孩子的节奏,尊崇他们的成长秩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上学。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就稍微等一等,孩子会做得越来越好。
第三,孩子还没有清晰的时间观念,大部门孩子的时间感知力在3岁左右萌芽,但他们对时间还是没有具体概念的,比如:你跟孩子说,再过5分钟我们就要迟到了,看似平常的对话,但其实并不能够理解,5分钟是多久?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
了解到孩子磨蹭的深层原因,再来感受下磨蹭的表象,如果孩子节奏确实太慢,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式,改善孩子磨蹭的行为:
1、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
想要让孩子能够感知时间,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钟表和定时器。
我们可以在客厅和孩子的卧室里面挂上显眼的钟表,让孩子习惯它们的存在,再依照孩子的喜好,挑选可爱的卡通形象去代表数字,下次再叫孩子起床,就可以对孩子说:“等到指针指到小老虎的耳朵的时候,你就得起来穿衣咯”,“当指针指到小老虎的眼睛的时候你就要刷牙”,等孩子习惯后在替换数字进去,让孩子逐渐掌握钟表上的时间规律,或是设定好定时器,告诉孩子:“我现在定好咯,等它响起来的时候你得穿好衣服噢”
2、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让孩子做事,没有自主的掌控感,会让孩子失去积极性,我们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感,当孩子有了掌控感就会有信心,那么做起事情来自然是积极主动的,吃饭穿衣等一些日常小事,就尽量让孩子自己来做主,比如:在让孩子穿衣服这件事情上,可以将为他挑选改成让孩子自己做主,今天想要穿什么衣服,再约定好时间,在时间范围内将衣服穿好,这样会比事事替孩子做好准备的效果来的好些,不妨试试。
3、不要忽视榜样效应
记得几年前,芒果台有一档综艺,叫做《妈妈是超人》,包贝尔的老婆包文婧在给包饺子喂饭的时候,就用了这个杀手锏。当饺子以N种方式拒绝进食事物的时候,包文婧说:“小猪佩奇就是这么吃的”,话音刚落,饺子立马两眼放光,一口吃下妈妈递过来的食物。所以,我们不要忽视卡通主角们的正面作用,当我们说话不管用的时候,不妨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来激励他们。
4、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
如果孩子习惯性拖拖拉拉,可以试着不去催促,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孩子在外面玩就是不回家,那么不要催促,等孩子到家的时候,喜欢的动画片已经播过了,就不能再看了;孩子一直在玩玩具就是不吃饭,可以不催促,等大家吃完后就收桌,因为玩玩具而错过晚饭就不能再吃了,当孩子开始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时,也就懂得了规则意义,才能了解如何配合大人的时间。
5、游戏式激励
孩子的专注力比较短,又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兴趣,那我们不妨把日常的一些琐事,转化为游戏来进行,并给予一些小奖励,相信孩子的积极性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还是以穿衣服作为例子,当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肯穿衣服的时候,你可以试着说:“我们来比赛吧,看看谁衣服穿的比较快,快的人就能得到一个奖励噢,”上一秒怏怏的孩子肯定立马动起身来,这是我百试不爽的一个方法,孩子总是热衷于游戏和比赛,也享受“赢”的乐趣。
6、表扬和鼓励
在催孩子的道路上,相信我们都对孩子发过飙,刚开始孩子会屈于我们的威严而加快动作,但孩子是很聪明的,时间一长,连哄带骗的方式必然失效,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不好。在习惯养成的时候,不要忽视父母的鼓励给予的能量,学习技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已经很努力在配合我们的脚步了,停止指责,多些鼓励吧!
上一篇:在一个地方吃饭,饭店老板说不用付钱,但还是把钱付了,这样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