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会持续几千年?就没有人想过要改革吗?
封建社会,中国,封建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会持续几千年?就没有人想过要改革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在秦汉时期,我们就已经脱离了封建制度,看看在西方仍然笃信神学,各方蛮族割据的时候,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如何伟大的国度——庞大的文官行政系统,从乡,里到县,从县到州,从州到府,再到行省(行省制度是从元建立的,本名叫行中书省,后来就成了我们现在沿用的省。),再到中央,每一分土地的税负都形成图册,归做档案,每一户人丁,每一个人都在君王的掌控之下。如此庞大,复杂而缜密的行政系统是西方人一直感到十分震惊的,也许它本身存在许多纰漏和弊病:像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讲到的国家“无法在数目字上精细管理”“缺少会计科学”,像文官系统冗员导致的财政负担,像严重的贪腐问题等等。但想想它存在于两千年之前的中国(如果《周官》真的是一套切实的行政法令而不是想象中的乌托邦产物,那这个时期会更早);它管理着“北至幽都、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史记-五帝本纪》)的庞大国土和成千万乃至上亿的人口。这一切都足以震撼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并为之感到一种民族主义的自信。
所以我认为并不是如题主所说数千年时间没人想到破除封建社会,而是我们过早就将它破除,这是因为我们过早形成一种思想上的早慧。相比于西方和南亚,西亚的哲学思想,相比于释迦牟尼,耶和华和琐罗亚德斯们对后世唯心的假想,对另一世界的精力集中,我们的哲学则越过了这个阶段,发明了一种更利于社会发展的现世主义的思想体系。我们的正统儒学指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而即使老庄哲学也是教导我们要保持一种低能耗的处事生活方式来使自己“长久”。这种早慧使得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社会运转的最佳方案。而且我们是一个完美的内陆国家,四周有天然阻险,耕地充足(对于当时的人口来说),农业技术先进(而且整个大陆有统一的语言体系,这更利于统治和社会技术的交流进步)。不同于海洋国家需要因为生存而变革冒进,我们的统治者只要守成,遇上运气好的时候有几个丰年就能在死去之后得到一个不错的谥号。社会发展的早慧带来了如此低碳的管理红利,还干嘛要遽行改变呢?——毕竟远有商鞅,近有王安石的惨痛范例放在那里。于是我甚至可以断言,我们国家的统治理论是来自于儒家,而我们国家的统治思想却一直是道家的——要“无为”才能“无不为”。要知道“其行弥远,其知弥少”(《道德经》)所以沿着这套理论体系走下去,明清时代更是继承了程朱理学,加以科举的利诱,官本位的民众意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分子阶层的自我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四句))全社会的思想话语权终于高度集中起来。这时期的任何叛逆思想被认为是有悖人伦的了(如李贽)。
那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一直会把辛亥革命之前的历史表述为封建社会呢?那是因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个概念是有重要作用的,是旧社会的象征。这在马克思的欧洲视角眼里,封建与他相去不远,他来引证提出这一概念很正常。但舶来中国之后,这个要被打倒的概念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我们需要对这个东西进行修正好统一战斗力量,于是就用封建来指代历史上的所有君主制朝代,而不是学术地细分它。正如我们民国时期了解的united states的概念,英语中的state是政权的国家的意思,比如state of NewYork,但到当时的我们国家,对这个词没有很好的概念,便只好转译成我们较能理解的“州”(州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政地区单位)。于是封建也就这么被我们一直理解下来了。
综上,我们并非几千年都没有脱离封建社会的意识,而是因为我们过早脱离了封建社会,思想和政治上过于早慧,导致了后期历史长时间的停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三个原因
1、地理位置加闭关锁国,缺乏异域文化交流。
2、儒家思想价值观的浸染,重农抑商。
3、没有世袭的贵族阶层,对皇权形成制约。
下面分别探讨
1、中国地理位置天然封闭,除古老的丝绸之路外与外域文明没有交流,宋朝丝绸之路二次中断后就再没有恢复过,客观上让中国变成了井底之蛙,无法借鉴其他人类社会的形态和发展变化,以及经验教训,执政者即使想换个玩法也不知道有哪些新玩法。
2、儒家思想的长期浸染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得以精耕细作,工商文明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下,毫无政治地位,无法形成稳定的社会阶层,从而争取自己的利益。社会的转型必须有生产力突破式发展,以打破原有的上层建筑格局,重农抑商使得中国的生产力在宋以后就几乎停止了发展甚至开始倒退,一直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更可悲的是,由于闭关锁国,真的就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世界的中心,哪有必要改变?
3、秦以后中国就消灭了世袭的贵族,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度下的士大夫制,由于士大夫阶层不是世袭的,这就使得社会无法积聚形成中间层的士大夫力量和阶级,皇权缺乏制约和促进,可以独断专行,也看不见危险和风险,这样的大环境下,皇家怎能愿意削减自己权利换一个玩法?
综上所述,中国停留在农耕文明是一种必然,而不是偶然,如果不是鸦片战争,中国可能还是停留在农耕文明状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过,王莽不就有人猜测,他是穿越古代的现代人吗。我们知道,王莽改革是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呢?
改革封建社会首要条件是资本推翻地主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耕社会,那么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当然是地主阶级为最高统治者。地主阶级是不会推翻自己的统治吧。
当西方工业改革都百余年了,中国连火柴、铁钉还要进口,哪里谈得上工业资本。其实谭嗣同一伙人也想立宪来着,最终还不是失败了。
就算民国时期有那么几个资本家,他们仍然需要依靠蒋介石,这个头号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