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否说说各自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
清明节,清明,先人能否说说各自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节首先是扫墓,时间是“一百五”,也就是在节前二三天时给坟墓添土。先将坟上杂草铲除干净,从别处用车子运来好土,或就地在坟周边铲土,将坟墓筑高筑大,然后在沟边铲一锥形带草大土块放坟顶尖处。清明一节前一天,再带纸钱来燃烧,曰“送钱”,烧纸钱之前在坟上压上一片纸钱,最好是没有“花”过的。“花”,就是先用一张大额钱币在纸上“印”一下,然后将纸抚成菊花状的一小迭一小选的,这叫“点钱”,其实是为了方便燃烧。烧毕,行磕头礼。
添土日也是立碑的日子,必须是“一百五”这一天。“一百五”是指立冬后的一百零五天,一般是清明节的前一天。预先订制石碑,安放时亲近族人及出嫁的闺女一起赶来参与仪式,以前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现在时间要求已不太严了,不过必须在上午进行。按方向立好碑,碑头上用红绸子包起来,放鞭炮烧纸钱,行磕头礼,然后一聚。立碑要用水泥打底座,事先要聘请泥瓦匠,到时候一同请客。石碑所费由儿孙及闺女共同均摊。
清明节早上,未出太阳前,家中晚辈去外面采折柳枝或松枝,带回家交女主人备用。家中女主人一般是母亲,她用柳枝或松枝将家中各处抽打一下,口中念念有词,比如“抽打抽打墙,蝎子不蜇他娘”“抽打抽打地,全家有福气”之类,其实就是祈福保平安之意。最后将柳枝或松枝插墙上。
早饭主要是吃烙饼卷鸡蛋。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因为贪睡起得晚,取回所折柳枝时太阳已出,挨了母亲一顿白眼;那时弟弟妹妹还在大睡呢,心里很委屈,可是谁叫自己是长子呢。开饭时,全家围坐一桌,众人望着母亲分鸡蛋。父亲四个,我三个,弟弟妹妹各两个。弟妹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他表示不可思议。母亲解释说:“你大哥干活多,比你们多分一个。”我才高兴起来,比后来参加工作得了成百上千的奖金都高兴。一顿美餐吃完,却发现母亲仅吃了一个鸡蛋。那时我才明白,自己多分的那个本是母亲的吧?
吃过早饭,也有耍景,小时候主要是打秋千。秋千有自己“驱”的,又分单人和双人;有转的,五至六人同时分坐在秋千上,构成一个圆圈,中间一根立柱,由牛马拉着,越转越快,耳边风嗖嗖的,很是刺激。睌上则看花。所谓“花”,也分两种,一是用灰药掺拌铁屑制成的,近似于现在的大炮仗,点燃后喷得老高,形成火树,煞是好看;一种是用木炭加锅铁屑制成的,用铁丝做成网绑定,用一根高杆吊起,点燃后下面几个壮汉使劲推转杆子,木炭燃起明火,越转越旺,铁屑烧化了,甩出去火星四溅,碰到树上或地上击出火花,引来阵阵喝采。可惜现在已近失传,多年不见了。这一民俗活动不知审遗了没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河南南阳:我们这里有上坟烧纸钱的习俗。上坟带供品馒头水果肉食等。
但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烧纸钱。
每年逢清明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祭祀祖先,做完后内心非常平静。
老话说生命就是一棵树,祖先是树根,爸妈是树干,我们就是树上的枝叶,我们和父母、祖先是一个整体。感恩父母,怀念祖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清明时节总是忍不住想起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清明节由来已久,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觉得大部分的地方都有清明节去扫墓纪念先人的习俗吧,我来大概说一下我这里的习俗吧:一、我们会在清明节之前做一些糯米饭,对就是你们脑海中想的那种五色糯米饭。说道这个就口水直流,刚做出来的糯米饭热气腾腾,五颜六色的香喷喷。看上一眼就让人味蕾神经大张,恨不得来上三五碗。不过不建议吃那么多,因为糯米饭不好消化,尝点就好了。冷了的糯米饭再加上一点肉类下去炒一下,那种感觉不要太好!
二是清明节那天我们的习俗要去扫墓,拜祭先人。如果三月三比清明节早,我们也会在三月三那天去扫墓。扫墓期间不可以拍照,这样会显得对先人的不敬。当然扫墓结束以后也可以欣赏一下山上的风景,山青水秀树木荣,那可是天然的氧吧。特别是清明期间一般都会下雨,更为山间的美景增添了不少动态感,水珠在树叶中流动最后滴落在地上的声音就像大自然歌声一样美妙!
这就是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欢迎大家留言谈论家乡的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扫墓(修、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这里清明节,都要去给亲人的坟添土,意怕亲人的坟墓变小变没。晚辈到坟里还给长辈的坟前磕头意做尊重。
上一篇:下雨过后乌龟和甲鱼会藏在哪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