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你怎么理解?
百花,清明,长安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你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你怎么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朔漠风尘,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品读诗句。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清明后登城眺望》。
一、原诗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二、释义
1.注释:
睥睨:城楼上的小墙。井:古代井田制,八家为井。可引申为人口聚居地,市井。
新烟:重新燃起的烟火。清明节有融合了寒食节禁火吃冷食的习俗,故清明这一天老百姓是不能生火的。遥指:向远处指。
2.题目释义:清明节过后登上城楼眺望远处风景。
3.全诗释义:看这清明后的风景,远处云山雾罩仿佛就在城墙边一样。城外百花又像往年一样开放了,清明节后市井里又重新升起了烟火。绿草已经遮住了裸露的土地,远处的江河流向天边。长安在哪里呢?就在夕阳落下的地方吧!
三、赏析
这是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第一句“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这一句开篇点明了作者观景的时节与观景的位置,为下文写景做了铺垫。第二句“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这一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百花”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万井”写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第三句“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这一句作者极目远眺,继续向我们描绘远处的春景,草色青青,江流澎湃,意境壮阔。第四句“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这一句作者把目光停留在夕阳落下的地方,想到了远在天边的长安,借此抒发心中的情感。
四、总结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诗。诗的前三句,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清明节后春意盎然的景象;诗的后一句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日刘长卿的诗《清明后登城眺望》。
原文是: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这句诗是这首诗的第一句。
意思是美丽的景色就在清明节的前后是最精彩的,尤其是白云环绕着群山,即使你就算是微微的眯缝着眼睛就可以看得很清。
这句总起全诗,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我我们刻画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仙境一般的景色世界。给我们一种绘画美还和后文相互呼应,真是名家手笔,出手不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中的前四行。
大意是,清明节过后,诗人登城远眺,一片春意盎然。侧目顾盼,只见白云飘逸、远山遙邈,如在面前。繁华锦簇,春色又见,年复一年。俯瞰万户千家,才守寒食、又历清明,重燃人间烟火,喜迎春归。
有必要说说第四行中的两个词,如果不明其意,恐怕会对理解本诗造成障碍:
万井,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以地方一里为一井。
新烟,指寒食节过后,人们重新燃火(做饭、为生计)所生成的烟。另,寒食节是指冬至后105天,也即清明节前一、两天。这一天要禁烟火,吃冷食。
以上只是就这四行诗的字面略约地说了一下。因为这只是该诗的头一节,至于全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以及文字背后究竟掩藏了什么,那还得要从整首诗来分析。显然就不属于这个“问题”的范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之手。讲的是诗人在清明过后登城眺望,云山就在眼前,其间的百花即使鲜艳也难忘清明的伤感,让人难有欣赏的兴致。 但是放眼望去广阔的平原上因为多出了很多新的人家又升起了更多的烟火,这才让人感到勃勃生机。草色满地,江水向远处流淌直到与天相接。想一想长安在哪里呢?就在所指的夕阳那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拜读一众网友精妙点评,十分受用。只是有点意犹未尽:诗人去国怀乡,处江湖之远而思其君的文人风骨臣子之心才是这首诗的诗眼。学浅妄评,贻笑大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