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自律性?
孩子,自己的,家长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自律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家长问这个问题,应该是觉得孩子不自律。那我们就要找到不自律的原因。以下提供几种不自律的可能性:
1,孩子学习成绩差。孩子成绩差,对学习自然不感兴趣,不感兴趣自然会表现出不自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降低对孩子成绩的要求,要求太高,孩子觉得太难就会放弃。另外我们还要鼓励他建立好的学习态度,告诉他,态度比成绩重要,每次进步一点点就好。
2,家长逼的太紧。小学时逼一逼会有暂时的效果,到初中了孩子就会反抗了。他反抗的方式是,你越逼我越不愿意。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多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感觉是自己在做决定。有时想跟孩子说的话,可以选择跟孩子爸爸聊天的方式,故意让孩子听到,这样孩子听的会比较认真。
我们想改善孩子,多从自己上找原因,因为想改变一个人非常难,影响一个人会简单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要认识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2.开展自律教育,组织实践活动
3.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自律能力
4.制定目标管理,督促学生自律
5.加强自我分析与评价,巩固自律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
我觉得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形成自律的舆论氛围
二、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自律教育
三、注意利用榜样,培养自律能力
四、巧用期望效应,督促学生自律
五、加强自我分析与评价,巩固自律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中生需要真缺的引导加上监督才能很好的完成,完全的自律比较难以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自律是一种习惯,自律也是一种习惯,习惯只能培养不能提高,从一种习惯到另外一种习惯只能打破原有行为习惯为代价,而无法提高。
孩子头脑中已经深深的形成观念的烙印:遇事拖沓不自律,孩子的行为背后一定有着拥有同样问题的家长,也就是家长也不自律,遇事拖沓,能拖就拖,得过且过。当然,这并不是在指责家长的过错,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
真想让孩子自律起来,从根上解决,就是父母得自律起来,然后通过父母的自律慢慢的影响孩子。不过你家的孩子已经青春期了,要影响起来有点难,需要极大的耐心。
比如我家老大五周岁半,有一段时间脱下来的衣服都乱扔也不叠,后来我就发现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脱下来的衣服也从来不规整,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就开始改,自此以后,孩子脱下来的衣服从来都是自己叠的规规矩矩的放到合适的地方[玫瑰][玫瑰][玫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的习惯也不可能是马上就能养成的。我们好多家长都是碰到这个问题了,才会想起来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殊不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怎样才能养成这个习惯呢?现在培养会不会晚呢?我的答案是:不晚。下面我来给各位谈一谈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
1,先要了解一下初中生的孩子的背景,大多数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对家长的一些做法和建议会有了判断,并且一定程度上会怀疑家长和嫌弃家长的不时尚,不酷。
针对这个情况,家长要做的是,树立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权威。这种权威不是家长制,而是用家长的本领(判断,方法,决定)等等给于孩子的帮助,能够起到作用。这个问题上,其实已经难住了好多家长,一些家长会说:我对初中的文化辅导不了,我天天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去管他的事,孩子交给学校了,就是应该学校来管。说这些话的家长其实都是没有办法的家长,也不是不想管,没有一个家长是不愿帮助孩子的,当家长提供不出那么大的帮助时,又不想表现出家长的无能,所以才有了这个话。这是事实,但是我觉得如果对一些没有太多经验的家长来说,我给大家的方法是实事求是。比如:孩子,妈妈在学习上现在帮不了你太大的忙,但是妈妈在照顾你的家务上,没有人能比,妈妈愿意为你的学习做好后勤保障。学习上的问题,就由你和老师来完成。
这样的沟通,其实是在把孩子看成了一个大人来沟通,而且也能把妈妈的付出也讲清楚了。孩子以后会注意到的,不然他会心安理得得到妈妈的付出,而不知回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