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克服孩子的攻击性?
孩子,攻击性,行为怎样克服孩子的攻击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做父母的干万不要怨天尤人地生活,应该乐观地面对一切。怨天尤人的父母常会使孩子稍有失败,就迁怒于别人,并同时发生攻击行为。
6、要善于疏导孩子的嫉妒心,以解除孩子对他所嫉妒对象的敌意,消除攻击行为。
7、对于功击性强的孩子,不要指望一日之间把他变成温顺的孩子,更不能不管不顾,任由他到处攻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攻击性行为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他是一种生命力,如果我们刻意去控制孩子的攻击性,也是在压制他的生命力,试想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人是什么样的?行尸走肉吗?傀儡?
但是攻击性确实需要合理释放,而不是发泄,比如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家庭环境,隔代养育等,也可以让孩子学习绘画、音乐、运动等,让他的攻击性在这些里面得到很好的释放,让攻击性背后的创造力出来。
不需要谈之色变,过街老鼠必须得而诛之。
攻击性跟破坏力一样越强的孩子自身的力量越强大,合理引导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但是,这并不代表“暴力”,只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沟通罢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减少攻击性行为,学会沟通呢?以下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1、人类天生是有攻击性的。孩子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的前额叶没发育成熟,所以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出现动手伤人的情况。这其实是成长的正常状态,不必过分担心。
2、区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对外界的探索。一两岁的孩子会有“抓脸”“抓头发”的行为,这是他对外界的探索,并非是攻击性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注意引导就好,不要随便给孩子“爱打人”的标签。
3、 明确规则很重要。如果孩子笑嘻嘻地抓你的脸,你可以握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这样抓妈妈,妈妈会很痛,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然后给他示范正确的动作——拉着他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
4、如果孩子真的动手攻击人,不管是对谁,都要立刻制止,带他离“现场”远一点。这个过程,不必用攻击性的方式恐吓威胁孩子,但是,我们的态度必须果断坚定。
5、孩子突然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烦躁,而是要耐心引导,帮他梳理出问题的地方。比如“是不是姐姐不让你玩玩具了?可以跟妈妈说说”。孩子感觉被认同,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6、 邀请孩子一起想解决办法。比如,“用其他玩具跟姐姐交换,好不好?”“你有没什么好的办法?”当孩子开动脑筋时,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会慢慢平静下来。
7、孩子情绪平复后,别忘了跟对方道歉,即使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最亲近的人。或许就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面对面的“对不起”。但这个小小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它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友好表达。
8、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当遇到解决不了,而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时,就容易动手表达情绪。所以在平时,多与孩子交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于更小一点儿的孩子,不妨教他使用手势,比如摆摆手,表示“不要”;点点头,意思是“喜欢”……手势不仅能帮孩子更好地表达想法,还能充当大人讲话的好助手。
9、育儿的关键在平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非常关键。反思一下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是否有鼓励暴力的因素,坚决杜绝。
10、有些孩子会对长辈动手,隔代的老年人出于溺爱,会拿这个给孩子开玩笑,甚至夸耀孩子“长大了”。这种行为,该当面制止,它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打”来获得关注。
11、如果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不要觉得吃亏而让孩子报复回来。
12、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家长一看到孩子对别人动手,就特别气愤,用一顿胖揍让孩子“长记性”。这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比我高大,就可以教训我。我也可以教训比我矮小的人。”
13、最后叮嘱一句,没有什么育儿方法是万能的,如果说真有秘籍,那就是两个字:耐心,耐心,耐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克服孩子的攻击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尝试解答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性。
攻击性,似乎是人类包括很多动物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或者是特性。试想,远古时期的人类,他们在野外寻找食物,森林和原野上出没着凶猛的剑齿虎、披毛犀牛、长毛象、洞熊。。。没有谁是好惹的,人类要想活下去,一边需要尽快找到食物,一边还要应对这些动物的攻击。于是,攻击性就成为让人类能够延续下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人类的基因里,通过生物进化和优胜略汰的本能,已经不知不觉具有了攻击性,并且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因此,了解到攻击性是人的本性的一面,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看待它,它是人类生存和保护自己的本能。
同时,攻击性也是人类表达不安全感的一种形式。试想,一个人如果觉得环境足够安全,不会无缘无故地有攻击性的举动。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攻击性,同时可以试着去理解TA攻击行为背后的感受。是因为在某一场景中什么让自己不安了吗?或者是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不够了吗?再或者,是因为他将别人的行为理解成对自己有危险,让自己不安的行为了吗?
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帮助TA修正攻击的行为。
上一篇:30岁就有很多白发,除染头发变黑,还有没有有效的方法变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