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都复工了,从家到公司这段路你能体验到什么样的防疫措施呢?
口罩,疫情,公司大家都复工了,从家到公司这段路你能体验到什么样的防疫措施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一场疫情影响到了每个人,每个人的感受也并不相同,而相同的是都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们可以摘下口罩在日光下相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到复工通知,家里人心惶惶。
“疫情还没彻底结束,现在上班不安全啊!”
“单位给发口罩不?”
“给发,给发,放心吧(捂脸表情)”
在这场疫情里,靠谱的公司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为我是一名凤场厂工而骄傲。
复工第一天,公司就给发放了半个月量的口罩,每天两只,一瓶消毒酒精,一瓶免洗洗手液。公司办公区每天消毒三次,测量体温三次,公共区域设置卫生纸避免触摸交叉感染,卫生间有消毒洗手液,为员工复工创造了安全的条件。
同时,在这场疫情中,碧桂园捐赠设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规模累计已达2亿元,并启动全球资源采购平台筹集急缺医疗物资,相关物资将于近期陆续运抵抗疫一线。除了为重点疫区社区提供各类防控物资外,还向武汉疫区方舱医院捐赠自主研发生产的煲仔饭机器人,为相关人员提供饮食保障。
江河之流,成于微澜。每一个企业的力量也许微小,但我们相信每一个社会个体点滴的努力和善意汇聚在一起,将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胞以温暖与力量,在防疫的赛场上,我们一定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止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不开工就没工资的窘迫,而在陆续开工之后,也有朋友在抱怨,口罩难买。办公室人员流动多,不安全等等等等,甚至有个朋友跟我说,公司没挺过去···黄了,他现在对公司王总的称呼,都变成小王了。
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对公司产生这么大的好感,之前所说凤厂,都是吐槽居多,但这次疫情,公司让我,很安心。无论是比第一批复工(2月10号)晚半个月的错峰复工决策,还是所有工资正常发放的保障,还是每人复工第一天就发了可以支撑一个月的口罩,以及进出数重检查,每天测量三次体温、食堂直接提供便当的举措,或许很多公司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做的这么快,这么全面,对员工而言,真的很安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单位已经复工一段时间了,虽然我们算是比较早复工的企业,但是公司还是做了充分准备。从体温监测、消毒、电梯停运、空调关闭等措施,复工员工也需要提供对应的证明。
最开始食堂没有开,后勤部门联系了一家酒店为员工提供餐食,集中配送、分批领取等,减少了人员流动,又保证了大家的吃饭。现在情况有好转,公司食堂也开始运营,不过吃饭都是分批分部门,一个个小隔间,让大家很放心。
公司还给每位员工提供了口罩,每天2个,一周发放一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啊,随着疫情的好转,复工复产也成了当前的热门话题。当然疫情好转并不代表疫情就已经结束了,只是说疫情得到了控制,大家注意点还是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出行事项。当然这个是在做好防备的情况下。
好在是在中国,大家都比较支持国家的防疫政策,也非常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国内还是比较安心的。我住的离公司还算是比较近,所以都是徒步上班的。上班的要经过一个菜市场,年初刚来的那会儿菜市场是关闭的,没人营业也没人买东西,大家都不敢出去。但是现在菜市场也恢复了,依旧是那么的热闹,人来人往,不同的是大家的脸上都戴着口罩,也尽量不聚集在一起,错开人流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又避免与人过多的接触。而且菜市场周边也围着醒目的提示标语:未戴口罩,禁止入内。因为要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而菜市场里的摊主也都戴着口罩,就算是卖菜交流大家也都是保持安全距离。可见大家的防范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而在公司写字楼等其他地方会更加严格,就比如我所在的写字楼区吧,那是碧桂园下面的一个商业综合体,我们的公司就在写字楼里的其中一层。每次进出都是比较麻烦的,要经过多重关卡才能进去,当然大家也能理解,毕竟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健康着想。
首先,是在入口的岗亭处,会有一个防疫疫情检测点,每一位到访者都需要在那里登记的量体温,当然如果是第一次到访还需要用手机扫健康码,确定你的行程安全。
过了第一道关卡之后,还需要经过一个临时搭建的消毒室,里面有消毒器材不听的喷出消毒气体,要进去的人必须从那里经过,进行全身范围的消毒杀菌,虽说气体的味道不好闻,但是好安全重要,大家还都是比较配合的。
最后一关的检测则是在大厅的大堂,也会有前台小姐姐为入内的拜访者或是上班者测量体温,进一次测量一次,不厌其烦,保卫工作做的是非常到位,虽然对大家的日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家还是能理解,都是为了大家好。
电梯也会每天消毒多次,里面还划定板块,这个期间大家尽量不要过于拥挤,错开时间上下电梯,更是鼓励楼层低的上班人员走楼梯,这样会更安全。
上一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如果能拉动内需,我们生活能好起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