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个人所得税申报填写虚假信息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税款,税务,信息个人所得税申报填写虚假信息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将纳入个人信用管理。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税款,提供虚假资料申报,不配合检查,虚假承诺等行为,都会对个人信用产生极大影响。
所以,纳税人一定不要填报虚假资料骗取退税,主管故意,后果非常严重:补税,滞纳金,罚款,个人信用受损!每一个后果都会造成损失,甚至身败名裂,人设崩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会填虚假信息,以此逃避纳税义务。
虚假信息的填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虚报收入
这个主要表现在日常的扣缴申报中,比如有的人一个月工资有5万元,但是通过工资口径申报的只有3万元,其他2万元通过发票报账的形式领取的,那么在税务局他这个月申报的综合所得收入就只有3万元。
当然,也还有在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虚报收入的,但是这有个难处,就是需要通过更正申报数据才能实现的,也可以通过个税APP向税务局申诉,不过敢这么干的人不多。
虚报专项附加扣除
这种现象就比较多了,主要是因为目前个税APP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没法有限的监控比对。
就比如赡养父母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目前的政策是只要父母双方一人年满60就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独生子女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可以协议分摊这2000元或者均摊享受扣除,但问题是,个税APP没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独生子女,所以一些人虽然不是独生子女,但是却以独生子女的身份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虚报减免税优惠
在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中,个人是可以填写一个减免税优惠信息的,如果是残疾人,是可以享受减除80%税款的,只要在个税APP中填上残疾证的信息和上传残疾证的照片就可以通过了,但问题在于个税APP没法识别这个残疾证的真假的,所以一些人利用这些漏洞享受了减免税优惠,以此达到退税的目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虚假的信息一旦报送,就等于在税务局留下了虚假申报的证据,对个人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的。
一、税务行政处罚
简单来说,就是情节轻微的补缴税款、滞纳金,严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
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 2000 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追缴税款、加征滞纳金。
第六十三条,如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影响个人信用(今后就是个信用社会,信用非常重要)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规定: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情形严重的,应当纳入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涉及违反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一)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二)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三)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四)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
(五)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纳税人在任职、受雇单位报送虚假扣除信息的,税务机关责令改正的同时,通知扣缴义务人。
所以,千万别抱着侥幸的心理,为了那一点点钱影响个人的信用,真的是得不偿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以身试法,终究得不偿失。
自主申报是国家给广大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对内容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没有证据之前,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确定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存在造假行为。
但是有权不能任性啊,虚假申报要不得。这里面最大的虚假申报可能就再专项附加扣除这里,因为这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千差万别,多添一项可能就会产生退税或者再多退点税,这种一时的便宜不能占,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容易被纳入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并且涉及违反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除了补缴还有滞纳金,还有罚款。不要侥幸,大数据面前我们都是透明的。
目前个税的起征点大幅提高,能交上个税的收入基本都中上了,不说是有头有脸,最起码衣食无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要在退税上做文章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已纳入个人信用管理。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提供虚假资料、不配合税务检查、虚假承诺等行为,都会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 需要强调的是,若存在不如实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情况,除承担不如实申报的法律后果外,还可能对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纳税人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显错误,经税务机关通知,拒不更正也不说明情况,税务机关可暂停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上一篇:现在米10,12+256版本的4288元,价格划算吗,线下实体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