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家乡关于丧葬的传统民俗有哪些呢?
死者,丧葬,棺材你家乡关于丧葬的传统民俗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下葬
丧事办完以后,等到第二年大寒(没记错的话)以后,才可以破土安葬。一般来说,道士会实现选好安葬的地点,然后村里人会帮忙打井(安葬的深井)。一般要提前一到两天打好“井”。道士也会给出什么时间“下祀”,也就是安葬。
把棺材下葬以前还要在“井”里燃烧芝麻秸秆、黄豆秸秆,这两种秸秆燃烧的时候声音劈里啪啦的,预示着死者家庭以后会繁荣昌盛。
整个安葬过程差不多要半天左右的时间,墓碑安置好以后,摆上“食品”,祭祀先祖,整个丧葬才算圆满完成,以后只等到清明节和除夕的时候以及“死期日”的时候,亲属才会到坟前烧纸钱。
当然了在我们皖西大别山区,丧葬的整个过程大体都是这两步,只有极少数人非正常死亡的会直接下葬,整个丧事的过程中也是非常讲究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和仪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北辽宁的,来说说我们家这边关于丧葬的民俗。
1、报丧既是将死者之亲友,前来奔丧的亲友,有带纸的,有的向死者家捐款。出殡后,其子女戴长孝者...送终病者临危时,子女及家人要到场日夜守侯,听其临终前的嘱托。病者咽下最后一口气,守在身旁子女及家人称为“送终”。
2、停尸病者临死,在咽气前要把准备好的寿衣穿上,本地有“临死连裤子都穿不上”之忌。死后,家人要替死者擦脸,梳头,穿鞋,戴帽子后,搭一停尸床将尸体移上,盖以黄布单。
3、灵棚本地出殡一般要等3天后,人死后要搭一座灵棚,棚门贴上挽联,挂上椁头纸,以示邻里。
4、戴孝近年来为死者戴孝已较旧时从简,重孝以一幅宽,7尺长的白布戴在头上,一般孝用半幅宽,7尺长的白布系在腰上,戴孝如果是孙辈者,一般在孝布上一寸左右缝上红布条。出殡后,其子女戴长孝者,将白布换下,每人用黑布做成袖标状,按死者的性别,分男左女右戴孝。
5、入殓将棺木移入灵棚内,将尸体安放棺内,称“入殓”。死者入殓时,家属及亲朋皆于两侧相送。
6、守灵尸体入棺后,孝子轮流侍守棺侧,朝夕不离。灵前摆一供桌,中间供奉死者灵牌,两侧摆供品,供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馒头、米饭、各种水果等。死者如生前会吸烟、会喝酒,也要供上烟酒之类。也有供桌中间不摆灵牌的,以材头所书灵位牌代之。孝子守灵用一瓦盆烧纸,亲朋好友吊孝,由孝子跪拜迎送。到夜间,守灵者一般为亲朋好友代替。
7、送盘缠出殡前一天晚上半夜12点,丧家为死者举行送行仪式,俗称“送盘缠”。选一个宽敞的十字路口,烧死者生前穿过、用过的衣服、被子、鞋帽等。烧用纸制作的车、马或牛、楼房、电视机等,儿女们哭号着向火中奔,以示对死者挽留,由死者长子站在高处,手执一扁担,指向西南,意为死者指路。
8、举哀死者入殓时不举哀。举哀是在第三天早晨临出殡前,将棺盖打开,让死者儿女、家属、好友最后瞻仰一下遗容,然后封棺,此时子女、家属以哭代言,嘱咐死者莫要挂念世事,好好安息。
9、封棺瞻仰完遗容后,由木工左手执铁钉,右手握斧将棺材天(盖)钉死。当木工钉左边时,由孝子在嚎喊爸(妈)向右躲钉,钉右边时喊向左躲钉。
10、出殡本地出殡一般早晨8点左右,出殡时先将灵棚拆掉,本地棺木较大,一般不用人抬,用大绳将棺木捆住,吊车将棺木吊上汽车,棺木离地时,长子开始摔丧盆,(烧纸用的瓦盆)孝子们哭喊爸(妈)一路走好。出殡队伍一般是灵车在前,孝子站在灵车上,后面是装沙土的翻斗车,送葬车,出殡用车按规矩要交一定费用。
11、安葬棺至墓地,再用吊车将棺木放入坑内摆正,用塑料布将棺木裹严,在灵头点上长命灯,然后将车上土倾卸棺上,送葬人用铁锹将棺木培严,在坟的周围摆放亲友送的花圈。入葬后每人喝一口酒,吃一块饼干,乘车返回。先洗手再喝一口酒,吃一块饼干,然后到饭店就餐。
12、圆坟死者入葬后第三天,亲友去圆坟、添土、烧纸。
13、烧期死者死后第7天,在家炉子内或烟囱根下烧头期,烧纸时摆上供品。第21天烧3期,烧3期时带上供品和烧纸到坟上烧,第35天烧5期,除带烧纸和供品外,死者的女儿还要买五盆纸花,同烧纸一同烧掉。第49天,烧7期,烧期结束。
14、烧周年以逝者死亡之日计算,第一年烧一周年,第三年烧三周年,第五年烧五周年,第十年烧十周年。烧周年时,远道的亲属也要赶来参加。
上一篇:你去一家公司面试,首先你是跟老板谈工资还是了解这个公司的流程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