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是如何看待《肖申克的救赎》那些被体制化的人?
体制,监狱,安迪大家是如何看待《肖申克的救赎》那些被体制化的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没有犯罪的安迪被冤枉入狱,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真的会磨灭人的棱角,摧毁你的意志,尤其安迪是被冤枉的,知道真相后却无法翻案,这种绝望真的让人心疼。那么安迪是怎么做的呢,他进入监狱这个新环境,没有像小孩一样随意的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很容易像那个胖子一样被人打死。他在观察,观察这里面的生存环境,观察他可以利用的东西。当他发现牢房的漏洞的时候,买了一把小锤子。坚持了20年,挖了一条通往外界的洞。当他观察到典狱长他们交高额的税的时候,利用自己的能力帮他们省税,让自己能获得一些自由。他想要一间图书室,就拼命写信给州长,雷打不动每周一封信,六年后,成功了,让他依然能够得到外界的消息,心不被困在这高高的墙里。当他知道自己是冤枉的,而监狱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为他翻案,他决定结束这一切,沿着地道,成功逃出肖申克监狱,这个洞,是他凿了二十年的洞。所以安迪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要逃出去的,这个目标,从来都没有变过,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在努力。因为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所以他的努力都成功了。
再看另一个,老布,他已经被肖申克体制化了,第一次让他离开的时候,他害怕离开,所以他想再犯罪,用刀架在朋友的脖子上,他不想杀他,只是想留下。第二次他离开了,但是外面的一切,他害怕 ,恐惧,一辆汽车从身边走过。他都吓得瑟瑟发抖。他无法生存,最后的结局,上吊自杀。所谓的体制化,就是我闪身边的任何一个环境,即使你开始讨厌,但久而久之,你会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成。这就是我们被同化了,被体制化了。我们的人生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当你脱离你所熟悉的环境时,你会无所适从,最后要么再回去,要么再见。
观影,其实就是在观自己,让我们穿越心中的那堵高墙,做安迪。拒绝做老布,行动起来,会发现,人生会不一样。有信念,能看到远方,不弃希望,真诚地面对生活,克服一切。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瑞德给体制化的定义是:“监狱是个奇怪的地方,起先你恨他,然后习惯他,更久之后.....你离不开他”。
布鲁克(老布)他坐了50年的牢,成了井底之蛙,他念过书.....在监狱中有地位,出狱就成了废人,双手犯关节炎的囚徒,想向图书馆借书都会被拒。
50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都一生最多也就只有2个50年,老布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都在监狱里面度过。世界变化这么快,当他出狱的时候,世界已经完全变样了,再也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再年轻的老布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在监狱里面他可以当图书馆的管理员,到了外面只能在超市里面当包装员。
老布在出狱之后坐公交车的时候,双手紧握前面座位的扶手,过马路的满街全都是小汽车,而他小时候只看过一辆汽车。夜晚的时候无法入眠,总是做着从高处坠落的噩梦,每天在担惊受怕中过活。
瑞德出狱之后,连上厕所都一定要打报告,他报告了40年,没报告 一滴也挤不出
老布这样的被体制化的人,他已经老了,社会对他的接受程度也仅剩那么一点点。他也想改变,可是由于年龄,时间、精力的关系,都不在给他改变的机会了。
瑞德在监狱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到了外面也只能干包装工,落差感是一定有的,想要大展拳脚,没人,没钱,也没有一技之长。
形成体制化的那座“监狱” 其实就是一种习惯了的特定的环境。
每种环境都有他特定的制度,我们不能改变制度,可是我们可以选择环境。车本来都是靠右行驶,你今天高兴了要靠左行驶,那是肯定不行的,会发生车祸。你上班一直都是坐111路公交车,你可以试试换个选择坐222路公交车,或者选择骑共享单车。
没有人规定老年人一定要坐在公园里晒太阳,他们可以选择跳广场舞,可以选择写书法,可以选择去合唱团唱歌。
也没有人规定年轻的你一定要去工地上班,也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做现在的工作。你有选择其他的工作的权利,也许在更换换跑道之后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那就是挑战的魅力。
我们在不犯严重错误的情况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可以选择的。关键是你有没有那个心去选择,有没有一个目标压力逼着你去选择。假如你有了小孩,你现在每个月只能赚2000元,孩子吃奶粉要1500,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尽办法去赚4000元每月。要么你就多打一份工做兼职,要么你就要该行选择一个能赚每月赚4000的工作。也许一开始会有些困难,但是你只要努力就行了,因为别人每个月正在赚4000。
体制化没有错,体制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体制化认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肖生克的救赎》
在电影中,在监狱生活了50年的布鲁斯,出狱的时候,因受不了外界的生活,最后选择离开了世界。他为什么自杀?就是因为习惯了监狱的生活环境,适应不了外界的环境。打个比方,从小父母,老师,长辈告诉你要好好读书,而你恰巧不喜欢读书,选择过早的步入社会。当你不习惯了一个体制系统的时候,你的大脑会选择另一个体系中。所以体系化从古至今是和我们生活相关的。而安迪用近20年的时间越狱,没有被这所监狱体制化,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观看过电影大家会发现,安迪是因为不喜欢“监狱”这个体质,从而没有被体制化,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为之付出行动。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自由的人,一种是体制化的人。对于自由的人来说,石墙是关不住他的,他走到哪都是焦点、核心,被人需要。而体制化的人,哪怕是环游世界,也还像蜗牛一样,随身带着监狱。
(一)心流是自由的提现。安迪,一个聪明绝顶的银行家。关键一点是,他从进监狱的那一刻起,便谋划着想要出逃,从未丢掉自由的心。结果,他花了近20年终于挖通逃生的隧道。瑞德说:“人在监狱,一定要找一件事做,否则会疯掉。”安迪在监狱里,有很多小目标。在明面上,他通过帮助狱警们避税的方式,获得各种便利的机会,以此帮助狱友们获得短暂的自由。比如喝冰镇啤酒,听音乐广播,修建监狱图书馆。心流,可以看做是自由的一种表现,但他需要载体。换句话讲,没有努力的人,一辈子都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上一篇:40岁的男人,没有什么特长,没有本钱,没有圈子,做什么生意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