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体制内和出国如何选择?
体制,工作,我的体制内和出国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体制内和出国如何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个人定位吧,自己觉得没有虚度光阴就好,人生短暂活出自己的样,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实感受:
前几天看了金灿荣一个视频讲座,他说现在出国,比如说去韩国,就好像四九年加入国民党一样,觉得挺有意思的。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体制内的人在享受着体制带给他的种种好处的同时,反而喜欢骂体制,而整个社会对体制内职业却有一种天然的艳羡和向往。这有点像婚姻中的围城,进来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
说进来的想出去,在我看来,这样的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大多数在体制内混的不好或者混不下去了,为给自己找一个体面的台阶,说很多体制内不好的坏话。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在我看来,体制内和出国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很难说那个好,那个坏,关键自己适合什么。前段时间,我一个在日本的高中同学深夜发朋友圈,不过很快就删除了,慨叹自己在日本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很难融入社会。回国又没有容身之处,觉得很悲凉。最近她常常回国,和同学相聚的时候也很感慨,当然她不会说对当年自己的选择很后悔,但能看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国内的生活还是很羡慕的。
人生选择很重要,必须慎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年纪吧,如果还年轻肯定是出国学习一下,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如果已到到中年还是要顾及一下家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人都陪伴更重要。而且体制内更趋于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这种选择,最好还是听从自己内心,到底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收获什么样的人生。
首先,我暂且把你的问题理解为事业上的选择,体制内和出国的命题都太大,我可以把我的一些工作经历做下分享,希望会对你有启发和帮助:我刚毕业的时候是在北京一家纯国有的私募基金工作,这里的工作很“体制化”,任何工作流程都是走签报,决策效率不高,但不影响业务的开展,国有背景加上股东方的资源,不乏很多优质的项目,每天的工作比较按部就班,以及下班后陪领导的各种应酬。
我曾经想过,10年后的我是不是也是重复这些工作,如果哪天我失业了,我在这个社会里能有什么竞争力。所以我觉得自己不能一直在舒适区,应该有所改变,在这里工作的四年中,我所做的是不断学习,把私募基金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夯实,当在民企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国企的很多方面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体制内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的精英系统,里边的高人还是非常多的,我的直接领导在国内某大行总行做了20年的信贷审查工作,他的业务水平非常高,也非常敬业,总能从他身上学的很多不一样的业务技能,例如现在很多投资机构在投资决策前可能只看下企业的财务报表,访谈只和高管聊,但我的领导却不局限于这些,在尽调的时候会和基层的一些员工一块吃饭喝酒,从他们身上获得的信息和高管的做对比,以及在看一些制造业企业时,会去看他们的用水用电量去倒推财务报表等,当你工作的时间越长,你会发现身边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高人,你需要做的就是向他们虚心的学习,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如你,那肯定是你自己出了问题。
工作了4年后,我感觉就像又上了一次4年的大学,我觉得自己可以毕业了,后来我跳到了投行,这绝对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再后来我对量化基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接裸辞出国学计算机算法……很多人一定会觉得我很折腾,但可能这就是真实的自己,愿意去尝试人生中一些不一样的挑战。
↗北京日常工作下班后,996是标配,现在体制内单位不一定能做到下班后天还亮着……
其次,如果把你的问题定位为生活上的选择的话,那又是另一个角度。
在国内工作,如果你没有很厚的家底,还在一线城市打拼,当你贷款买房结婚后你会觉得很累,你会不知道你活着为了什么,因为你已经不会去思考生活的真谛,而是去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如何能按时还贷款。
如果出国,除了个别行业,大部分工作上下班都比较准点,不会像国内996这么夸张,下班后你有很多选项,陪家人,和朋友喝酒聊天,是老外每天在做的事,但如果说适合国人好的工作机会,这是没法和国内比的。
↗国外周末日常,愿意海钓、爬山随意,不会有人喊你去公司加班……
其实每一种选择无所谓对与错,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内心坦然接受,就是最好的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