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家长把不爱学习的孩子领到工地看农民工干活,合适吗,你怎么看?
孩子,农民工,辛苦有些家长把不爱学习的孩子领到工地看农民工干活,合适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些家长把不爱学习的孩子领到工地看农民工干活,合适吗,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合适也合适。
如果是地位和收益大于农民工的家长这么引导孩子,多少有小看农民工的意思。社会分工不分高低贵贱大小。这种情况有点儿感觉不合适。
如果是农民工带农民工的子女去看,相当合适:不要走老一代的路下苦力。
如果是不及农民工的父母这样做,孩子会体感勤劳才能挣钱。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孩子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的一部分,让孩子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就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理想和抱负是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孩子爱上学习不是指着农民工说:看,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只能像他们一样。而是应该让孩子通过劳动,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学习的必要性。
所以,家长与其把不爱学习的孩子领到工地看农民工干活,不如让孩子像农民工一样干活,切实参与到劳动中来。
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不管是农民工、清洁工等都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反面教材,但确实有的较为轻松而有的相对辛苦,而必要的劳动则应该是孩子的必修课。
第一,孩子,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太少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各种想当然。认为学习苦,学习难,但如果去切实体会下真实劳动的感受,则可能会改变想法。
记得双宝妈我当时上学时,我们班上有个年龄比我们大七八岁的同学,学习特别刻苦,当我们许多同学忙着聚会、谈恋爱时,人家却只顾学习,年年拿奖学金,从大三就准备考研,一次成功,之后读研、工作,成为我们同学羡慕的人生赢家。
后来谈起他当年为何那么拼命学习,他才说他高中毕业后出去打了几年工,各种工作都干过,最后觉得知识不够处处受限,又重新参加高考,当时真是对学习无比渴求,除了学习根本没想过别的。
第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不是说说而已,只有切实体会过才能真正去尊重。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个曾经在国外留学的孩子,遇到在路口发传单的人,不管自己需不需要,一般都会伸手接过,如果真不需要也会说声“谢谢,不需要”,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己曾经体会过其中的心酸。
也天因为体会过,才能发自内心的尊重吧。
其实,不是说孩子只有学习一条路,也不是好好学习一定会怎么样,但对于青春期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参与劳动,体会生活的不易,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把不爱学习的孩子领到工地上看农民工干活,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合适,做法不够周全,还要继续,让孩子在工地上干一段时间。
为什么不能只是去看农民工干活?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受各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却有对职业高低贵贱的认识,诸如:没有好好学习扫大街你都干不了;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只能搬砖;你也就会干点打扫卫生,洗盘子的工作……
这些言语,无形中让孩子对清洁工,农民工、洗碗工、保姆等职业歧视。
所以,家长带不爱学习的孩子去看农民工干活,想让他感同身受,觉得农民工很辛苦,孩子只会歧视农民工。家长不如让孩子亲自动手,印象一定深刻。
为什么要孩子接受生活的历练呢?
现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表现极端自我,人际交往困难,缺乏社会竞争力,小小年纪就厌学,这与孩子缺乏锻炼有关,只有在完成任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会学会将心比心,感受父母的艰辛和良苦用心。
很多在工地上干活的孩子,累的手都抬不起来,沾床就睡还没有多少钱;很多洗碗的孩子一天到晚挨骂,犯错就要被扣钱…他们一个个回归校园。
面对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们只能苦难教育吗?
不是。教育孩子我们有很多方法,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不局限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带孩子旅行,研学,参加露营…明确告知孩子成绩不是检验他的唯一标准,对症下药肯定孩子的品德,鼓励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与孩子一起阅读,交优秀的朋友……结束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父母,我们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珍惜学习机会。
陪孩子一起学习好好做父母,一起成长吧!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合适了。[赞][赞][赞][赞]
上一篇:女生说我太老实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