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亡国,玉树,诗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当时位高权重丶不知亡国之耻,反而极尽奢华的封建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亡国恨”,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就是借历史事实,以讽喻当时:即以愤慨的心情对统治者的荒淫进行揭露;又以沉痛的语调向他所属的阶级发出警告。
先说诗中的商女及《后庭花》的来历。
现今的江苏省南京市古代叫做金陵,是南朝的古都。南朝郡主多数荒淫。南朝的最后一个郡主陈后主,即陈叔宝,可算是南朝统治集团中的代表人物。他不管国家大事,不关心人民生活疾苦,整天和妃嫔及弄臣们饮酒赋诗、寻欢作乐。
当时出现了大量的色情文学《宫体诗》,还配上靡靡之音的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玉树后庭花》。传说是由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
商女:就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所唱的内容和曲子而由听者的趣味和喜好所定。换句话说,商女,就是依靠卖唱来维持生计的女性,社会地位卑微。
《泊秦淮》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兵南下,南朝最后灭亡,中国历史又出现又一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唐朝距南朝的时代不远,历史教训记忆犹新。
杜牧所处的晚唐,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军阀的割据,外部有敌人的侵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也出现了严重危机,但是统治集团却依旧在尽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
作者杜牧博学多才,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对国事深切关注。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色却一如既往。
偶然的一个晚上,诗人杜甫乘舟漫游,停泊在秦淮河上,听到酒楼上正在唱着《玉树后庭花》引起的感触,他有过去的历史,想到了当前的现实,从而产生了这首作品。
此诗通过三层意思,表现诗人因景生情,忧国忧民的的哀愁心情。
①、通过凄迷的景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哀愁。
金淮河在金陵河畔。这里当时是歌谢歌楼舞戏,灯红酒绿,异常热闹。但诗人没描述这种热闹的氛围,开篇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用两个“笼”字,表示夜色迷茫,淡月清烟,正笼罩着秦淮河两岸。这种凄迷景色,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哀愁。“烟笼寒水月笼沙”,既写景更是写情。两个“笼”字,可谓写的不同凡响,引人注目。
②、诗人厌恶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只“近酒家”。
船舟停泊在秦淮这样繁华的地方,诗人没有去游赏都市风光,而是独卧船舱;这是因为诗人厌弃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他只“近酒家”,而不去“上酒家”。
忽然风吹歌声,隔着秦淮河传来了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的曲调,于是诗人感慨横生。
③、由“近酒家”,引出了“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这些歌女啊,并不理解南朝王国的遗憾,还在唱着这样亡国的曲调。
诗人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①、“亡国恨”错不在商女,而是那些欣赏歌的座上人。
靠卖唱而伺候人的商女,她们所唱的是由听者的喜好所定的曲儿。诗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上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②、在《后庭花》靡靡之音中,诗人对历史又将重演的忧愁。
这支靡靡之音的《后庭花》,早已使陈朝终寿正寝了;可是又有人在这衰逝之年,不以国事危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乐,这怎能不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忧愁呢?足见士大夫们对这种亡国之音不是反感,而是欣赏,他们为什么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呢?因为他们也同样的腐化了。由此可以想见其结果是必然要重蹈南朝王国的覆辙。
③、“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诗人于婉曲清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沉痛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秦淮河畔,一边是酒绿灯红,士女们沉浸在《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中;一边是淡烟寒水,月色朦胧,诗人在孤舟之上感慨。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从一曲歌调到政治的败坏,这中间的微妙联系,被这敏感的诗人杜牧很委婉地揭示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唐时期,边患频繁,社会危机重重,风雨欲来,大厦将倾,而统治集团腐朽昏庸,不思进取,继续沉迷灯红酒绿。作者杜牧忧国忧民,用歌女唱后庭花这个意境,抒发情怀。借陈后主一味追求荒淫奢靡,不理朝政,醉死梦生而导致亡国的史实,来讽刺那些不知“亡国”之恨的晚唐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的忧虑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