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电影《传染病》?
病毒,疫情,传染病如何评价电影《传染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令人遗憾的是,影片没有给病毒始发地澳门赌场来个远景特写,一展世界上续拉斯维加斯之后最大赌场的英姿。而只是幻想着在赌场中的病毒传播,如果看完影片之后会让人勤洗手的话,对于不明就里的人来讲,也许他们会永久的远离这样的是非之地。因为影片没有科幻片那样的未来时间上的交代,又以及其真实性的叙事过程展开故事,如果不了解影片背景的话,很难会与科幻题材联系到一起。要说这是科幻片的话,还不如归类为妄想片更为贴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是最贴近现实的灾难片,五星好评。陨石撞地球太虚无缥缈,病原体灭绝人类靠谱得多,而且它们绝对有潜力。
电影抛开黑中国的桥段不说,防控和调查之类的内容都相当真实,对氛围乃至人性的刻画也相当深入。真实的防疫没有浪漫主义或者激动人心的情节,大部分时候只有溺水般的无助和挥之不去的压抑。面对隐形的敌人,很多事变得无法预见,只能尽微薄之人事。公交车的扶手,文件的封面,传递的酒杯等等平日不起眼的细节都在电影里得到了特写。谁知道呢,可能你死了就是因为摸完扶手又摸了一下脸。
对于口胡自媒体的批判我觉得真是太棒了。利用人的恐惧大肆造谣并从中获利,简直不能更真实。这次是连翘,下一次可以是板蓝根,可以是加碘盐,那种情况下说臭鞋垫子泡水有效肯定都有人信。 听医生的话,不造谣不传谣,少凑热闹勤洗手。没人比医生更希望大家平安无事。
看到扣人质要疫苗那一段其实我不是特别生气,我只是恨我们没有更强的科技实力能在美国人之前造出疫苗来。虽然在现实里,疫苗的配方和资料之类可能会在特殊时期得到交流,但是小命总是捏在自己手里更放心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染病》是一部非常纪实的电影,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一部伪纪录片来看。他把一个传染病从发病第 1 天到发病第 135 天,个体、社会所发生的的种种场景都完整记录了下来。
影片所讲的内容,或多或少都能从当下的新闻中找到对应的部分。
但是,导演并不是想拍一个灾难片,所以在「传染病」造成的种种事件中,并没有一些典型的「灾难片」套路。
导演只是想要借助「传染病」这个案例,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公平」
在未确定「传染病」明确信息前,政府倾向于瞒报消息。因为消息被瞒报,民众往往非常盲目,盲目造成恐慌。但是这个时候却有一些「人」可以告诉自己的妻子不要去芝加哥。而普通民众只能被「医药公司」和「自媒体」收智商税去买连翘。
普通人需要抽签才能打上疫苗,但是如果你老公是「专家」或者你绑架了WHO「专家」,那么你就可以提前拿到疫苗。
普通人需要在各大被污染城市被强制封锁,但是总统却可以乘坐空军一号到安全的地方避难。
当然,有些人不认为某些情况打破「公平」有什么不对,「专家」、「总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是比普通人重要。
但是,影片在结尾重回第一天,揭开了「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因为跨国公司的「砍树」,导致了蝙蝠的飞进了猪棚,携带病毒的小猪借由高级厨师传染给了跨国公司高管,跨国高管传染给了全世界。
所有动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既然人类无法做到人人平等,那么,病毒就会帮你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可以把它当成科普片来看
冷峻的叙事风格之下,这部电影塑造的人物却大都饱含着人情与温暖。这部电影还企图展示疫情出现到终止的全部过程,观众在观看时会有像上帝般的全能全知般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是导演为了展现个人在疫情真正到来的时候是多么的渺小与卑微,来突出生与死的无力感。里面发生了许多事情,也与现实有强烈的代入感。例如,在资本和私人利益控制下,人们盲目的疯狂抢购连翘( 现实中,人们不过是抢购双黄连)。相关机构发布信息的不及时,也助长了谣言市场不断扩大等,都让我们不寒而栗。
但剧本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内核过于简单了。对于到底在灾难到来面前会发生什么,电影的探讨依然比较浅薄,可以说好莱坞的编剧完全没有什么太多概念,顶多处于瞎想阶段。而电影里面的众多人物与故事线也没能很好的连接起来,有些时候割裂感比较重,观感犹如多个短片的结合。有些故事线则是有头无尾。但整体风格以及节奏统一依然值得肯定若放置在没有疫情的情况,这部电影的评分可能会不高。可艺术就是靠不同思潮的不同理解构成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需求,以及对电影有不同的理解。这部9年前的电影,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无疑会有一种特殊的观感。
上一篇:名创优品的牛奶身体乳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