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反映了什么?写了什么故事?
红楼梦,作者,封建社会《红楼梦》反映了什么?写了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反映了什么?写了什么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产生于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末期。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体现出繁荣与衰败并存而逐渐向衰败演进的特征。
统治阶级在物质上极度挥霍:把从劳动人民身上剥削来的财富“珍珠如土金如铁”般的浪费掉。到了“入不敷出”时,依然摆排场,讲阔气。秦可卿死了,一个祭棚就搭了三四里长,元春要看父母,便建造起一座大观园,连一个丫头袭人回家一趟,也是大小车几辆,包袱行头一大堆,小丫头和老婆子六七个跟着。劳动人民饿殍载道,贾府却一顿饭花的钱,能够庄稼人过一年的;吃一种茄子菜,得十几只鸡来配,一方面劳动人民赤身裸体,另一方面贾家拿高级绫罗糊窗户,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统治阶级在精神上腐朽透顶:柳湘莲说“东府除了那两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岂止贾珍父子,西府同样是肮脏的,整个封建社会都是这样。贾母提及贾琏玩弄鲍二老婆时说:“是什么要紧的事儿?小孩子们年轻馋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揭露了以贾家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官僚家庭的破败,揭露了贵族的腐朽性,揭露了地主阶级必定灭亡的规律。
二、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故事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内初次相识,在成长中相知,以“木石前盟”为信念相爱。宝玉却终究在半清醒状态下,娶了长辈眼中“金玉良缘”的薛宝钗,而黛玉只落得焚稿断痴魂,宝玉清醒后还是以出家来断尘缘、酬知己,而薛宝钗最终怀孕守空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把心酸泪,满纸荒唐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左国曹
《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愁。
而在这同时又从贾府由富贵堂皇走向没落衰败的次线反映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历程和这个看似华丽的家族的丑陋的内在。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
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
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情节丰富,布局严密,直接取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亲身体验,揭露封建时代上层阶级的虚伪荒淫、腐朽和剥削,是一部正面写爱情的长篇小说,写来纯美真挚。摆脱传统小说的局限,强调人应有独特的个性,不应盲目追随主体文化。悲剧性结局则感人至深,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红楼梦》塑造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描绘人物性格或心理,写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打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小说描写生动而细腻,善于营造意境,词汇丰富,语言凝炼,富有艺术魅力,并且出现不少优美诗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经典的文学研究对象著作,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反映社会意义。
这部著作以作者亲身经历而创作,极具反映当时的统治阶级现状和社会发展矛盾的实况,同时在细腻的人物关系表现和两大家族交叉生活的描写,生动形象,刻画入微,犹如清朝中后期贵族阶层的再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