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刻瓷?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瓷器,乾隆,艺术什么是刻瓷?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上图是刻瓷大师——朱友麟
清朝灭亡之后,手艺人流向了民间,在民国初年,一度是很繁荣的。
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朱友麟的刻瓷作品曾作为艺术精品参展。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北平市政府秘书处所编纂《旧都文物 略》所载:“刻瓷以朱友麟为着世,居北平,设厂馆肆曰‘师古斋’用钻石刻仕女眉目衣褶,用錾刀刻山石树本均极工。皱 染处如写纸上,出自天然。吴南愚亦工此技。”
这个时期,朱友麟的刻瓷已经很出名了(朱友麟的作品,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还多了一个吴南愚(都是刻瓷大师)。
两位大师,把刻瓷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雕刻的山水、人物、花鸟都比以前更加“炉火纯青”了。
但是不幸的是,后来爆发了战争。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华北局势不稳,朱氏举家南下,无考。
朱友麟一家隐居了,当年日本对这些文化名人,是希望“抓”起来给他们服务的。
所以说刻瓷于1938年前后,暂时从历史上“消亡”了(因为这是一门手艺,一门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学会的,刻瓷大师隐居起来,也就不会有刻瓷艺术品问世)。
建国后,中央政府要求抢救频临消亡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北京市政府把刻瓷工艺作为传统保留项目,组织抢救。
刻瓷老艺人朱友麟、陈之光领衔在北京市工艺美术研 究所开展恢复研究工作。中国刻瓷重新到得恢复。
不过,1957年、1958年陈、朱两位老艺人相继去世,这门传统手艺,又断代了,再次进入了“后继无人”的“消亡期”。
1968年任青岛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石可先生,自己研究“刻瓷艺术”,并在实践中对刀具、技法作了改进,也把刻瓷技艺传给第子郑惠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
1975年夏,山东省领导人高云先生视察淄博时提出:淄博是著名的陶瓷产区,有丰富的陶瓷资源和陶瓷艺术人才,应对刻瓷工艺进行研究、挖掘和开发。
后来刻瓷艺术在淄博逐渐发扬光大,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刻瓷大师”,以至于现在有说法:“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1982年李梓源的刻瓷作品《鲁青瓷五头刻瓷文具》 在西德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和最佳 成就者称号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李梓源也是淄博人)
之后,淄博的刻瓷艺术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还作为国家礼品流传到世界几十个家和地区,人才也是全国最多的。
总结:
以上就是“刻瓷艺术”的“历史渊源”,其实说起源于“秦汉时代”,也未尝不可,毕竟刻瓷第一步就是“雕刻艺术”,这种艺术起源于秦汉时代。
至于起源于宋朝,一个是没有物证,一个是,只简单刻一个“日期”,算不上艺术。
所以严苛来说,“刻瓷”作为一门艺术,是从乾隆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历史并不算特别悠久。
中间还经历了几次“消亡危机”(其实很多传统手艺,都面临这种危机,这也是为啥要保护拯救的原因),但是好在“兜兜转转”,刻瓷艺术在淄博生根发芽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从1975年开始算,也不到50年),也算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这很不容易。
但是这门艺术,依然是小众和冷门的,虽然得到了很多支持和认可,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依然没有形成气候,刻瓷队伍和人才,依然存在“断代”的风险。
虽然高校有这方面课程的设置,但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能不能在“刻瓷艺术”上更进一步,也是一个考验。
好消息是,很多退休老人,将刻瓷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乐趣,乐此不疲(这也是一个坏消息,说明刻瓷艺术缺少新鲜血液)。
至于未来刻瓷艺术的走向,就交给未来吧,或者被“保护起来”,或者“发扬光大”,或者“逐渐消亡”,很多传统手艺,都面临这种问题,刻瓷也自然不会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当代代表人物:张明文、李梓源、田法忠、王一君、赵新建等。
现存最早的刻瓷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同治至光绪年间,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华法在瓷器上自写自画自刻,促进了刻瓷的发展。华法的刻瓷以工笔山水画为主,以刀代笔,运用自如,并传授给北京朱友麟、陈智光等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有镌瓷科。朱友麟为第一届毕业生,后留校任教。他的传世作品有\"一品红\"等。20世纪,北京、上海、淄博、青岛、南京等地均产刻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
(1)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
(2)以刀代笔,以瓷为纸。在瓷盘光亮的映衬下,刻刀凿下的细碎刻点拼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或是高山流水,或是国色天香,或是百鸟朝凤。一毫米的厚度里,就有大千世界。
代表意义:
(1)刻瓷风格素雅,讲究刻凿,既能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形成独特的效果。
(2)刻瓷的精品是人物肖像,它要求人物造形准确,层次丰富,视觉感强,一个好的刻瓷艺术家必须有扎实的素描功底,其刻瓷作品用手模上去有的地方会有很深的凹凸感,有的地方就不太明显,这就是刻瓷的层次,它是不用色的,所以谈不上掉色的问题.这样的作品只能手工制作,费时费力,而且一不小心把不该刻的地方刻了去,那么整个作品就废了没有修好的可能,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