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为什么把贩私盐的判重罪?
私盐,食盐,国家古代为什么把贩私盐的判重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盐的地方就有经济,因此春秋时这块盐池就是帮助晋文公称霸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得盐者得天下。
增加国家收入: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盐是随处可见而且非常廉价的物品。但是食盐的税收在国库收入里面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汉武帝时候,因为连年征战,国库亏空,汉武帝开始从盐下手,实行国家垄断专卖,收很高的税。后来由于百姓的抱怨,这个制度就废了一段时间。
后来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经济又跌到谷底,于是国家再次从盐下手,又实行专卖制度。
食盐的价格一高再高,最高时足足涨到平时原价的300多倍。我们这次疫情这么严重的武汉蔬菜也才翻几倍。
让一个国家强大:我们可能想不到战国时七雄中最富的国家--魏国,竟然就是因为食盐而成为最富裕的国家,这也成为后来秦国攻打魏国的原因导火线。
齐国也是因为盛产海盐而强大起来。
周世宗夺取了淮南盐场,给宋太祖留下可以买船造兵器的巨大财富。
一个国家有盐就相当于于有钱了。有钱就强大了。只要有外国人入侵,用钱让北方的外族人帮抵抗外敌。
因此盐在古代是唯一一个比较稀缺的物品,国家自然是非常看重。国家经常对盐实行专卖垄断制度,贫穷的百姓又买不起。因此贩卖私盐这一现象在古代就会比较常见。
好了,这个回答就先到这里了呀。欢迎点赞和关注呀。关注我,每天可以收获免费又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盐铁官营”可以说是古代经济的一个典型特点,之所以会如此规定,除了食盐和铁制品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更为关键的在于这两项乃是暴利行业,会极大的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收入,其实这一点在现代同样极为明显,国家对暴利行业的掌控力度普遍极大。而正因其利润过高,自然免不了有人以身犯险,而朝廷为了保证经济和税收,自然就要对贩私盐者进行严厉打击。
自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开始,历朝历代普遍实行食盐官卖
食盐官卖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管仲提出了“官山海”(亦称“管山海”)政策,即由国家直接对山川林泽产物进行管理,而当时山海之产主要便是铁和盐,而管仲则普遍被认为是我国食盐专卖政策的创始人。
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则提出了比齐国更为严厉的食盐专卖政策,不仅直接以重税掌控食盐的生产和流通,而且还设置“盐铁市官”专门负责对山川林泽产物的掌管,防止私煮私销。
西汉立国之后,为了恢复社会经济,曾在初期推行“无为之治”,从而一定程度开放了民营,由官府进行征税,从而使得掌控了盐铁生意的商人和诸侯王迅速暴富。直到汉武帝时期,由于连年征战造成财政紧张,再加上商人“不住公家之急”,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开始“笼盐铁”,重新将盐铁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并在产盐地和产铁地设立相应官员进行管理。
此后,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朝廷始终坚持着“盐铁官营”的政策,而且在汉武帝时期的基础上,更加变本加厉。例如东汉时期推行复行征税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实行专卖、征税二制并行。而自唐以后,历朝历代对加强了对盐的专卖,而对铁则普遍实行征税制。
朝廷实行食盐官卖的同时,私盐现象自唐朝以后愈演愈烈
从唐朝中叶开始,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朝廷支出加大导致的盐价上涨,再加上食盐生产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私盐的产生,并在五代时期愈演愈烈,后经宋、元、明三朝发展,至清朝达到顶峰。虽然朝廷一再严厉打击,但却呈现出一种私禁愈严、则私盐愈盛的趋势。
从唐中期私盐大规模出现开始,到五代时期便已经呈泛滥趋势,除了因生活不下去铤而走险的普通百姓之外,就连官吏、押送纲船军将、驾船梢工都开始贩卖私盐,而在当时武强文弱的大背景下,尤以军人贩卖最为严重。
到了宋朝,私盐活动无论是规模还是严重程度,都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给宋朝的政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例如福建路西部的建、剑、汀州及邵武军地区,“地险山僻,民以私贩(盐)为业者,十率五、六”。又如毗邻西夏边境地区,边民“多阑出塞贩青白盐”入境,“虽严禁所不能止”。而且,这一时期的私盐贩子为了对抗官府,开始结伙而行,甚至“动以千百为群,盗贩茶盐”。
此后,历经元、明两代,到清朝时私盐贩运开始达到了顶峰,不仅人数众多,结构复杂,贩私活动的地域广泛,而且贩卖数额极为巨大,而且开始普遍呈现出持械聚众贩私的现象。
朝廷为何对私盐严厉打击?经济、稳定才是关键
既然唐朝中期以后私盐贩卖已经愈演愈烈,以致到了根本无法彻底根绝的地步,朝廷为何不像对铁那样开放私营,从而征收税赋,反而持续严厉打击呢?其实最关键的,便是经济、稳定和安全问题。
1、经济层面:盐课税乃是朝廷支柱。食盐乃是生活必需品,再贵也不会有人不吃,再便宜也不会有人多吃,其社会需求太过庞大,而早期的食盐又完全是“靠海吃海”,生产成本极低,因而食盐买卖乃是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其零售价格甚至要高于产地价格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食盐官营早期以朝廷直接经营为主,其经济收入直接归朝廷;而宋朝以后则以朝廷间接经营为主,朝廷通过盐引间接掌控生产、销售,再对其进行征税,而以清朝两淮盐课为例,当时的盐课税包括正课共二十五项、考核正课共九项、不入奏考正课四项、不入奏考杂项三十项、不入奏考杂费二十五项,一引盐的正课是一两一钱七分零,但在道光年间经过整顿,陆续加上各种杂课之后则达到了十二两。正是由于其暴利性质,使得盐课税长期以来便是朝廷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朝廷自然不愿这部分收入流失。
2、稳定层面:私盐容易加剧社会动荡。正是由于食盐乃是暴利行业,因此贩运私盐虽然犯罪成本较高,但利润却颇为丰厚,因而自古以来私盐贩都能够迅速积蓄产业,从而成为一方富豪。而自宋朝以后,开始普遍呈现出持械聚众贩私的现象,盐帮之类的私盐贩卖团体不仅拥有一定的武装,而且巨大的财富更使得他们极容易组织起一支成规模的军队,这无疑对朝廷的统治形成了巨大威胁。打架斗殴、欺压百姓、对抗官府或许影响还不算巨大,但许多有组织的持械聚众贩私,到后来往往成为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这种现象却是朝廷不能容忍的,例如唐朝的黄巢起义,王仙芝、黄巢两人均为私盐贩出身。又如元末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方国珍均为私盐贩出身,而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也受到了私盐贩的资助。
上一篇:如果公司一直拖着不清算,资产被老板逐步消耗,员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