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为什么把贩私盐的判重罪?
私盐,食盐,国家古代为什么把贩私盐的判重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二就是官府担心小商小贩所制的盐有问题。管子在《管子·轻重甲篇》就有记载:“无盐则肿”,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时的人们认为食盐是有药用价值的,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手续制盐,很有可能导致所制之盐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为了老百姓们的安全,古代的官府面对贩卖私盐的小商贩通常会采取严厉的打击。就算是现在,我们仍在沿用管子的这句“无盐则肿”,通过合理的食用食盐,来预防甲状腺肿大,不得不说,古人真是智慧超群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盐跟我们现在的石油一样的地位,所以不言而喻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古至今,盐铁专营都是统治阶级重要的财政来源。史料记载,起始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对盐和铁一起实行专卖。秦商鞅变法,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当时的山海之产主要是盐、铁,官府垄断经营,寓税于价,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执政者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当代著有《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后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东汉时取消盐铁专卖,实行征税制。三国、两晋注重专买,南北朝时征税制复起。隋至唐前期,取消盐的专税,和其他商品一样收市税。唐安史之乱后,财政困难,盐专卖又开始实行。此后历朝历代,都加强了盐专卖,对铁则实行征税制,不再与盐同例看待。盐铁专卖使封建国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特别是盐,一直是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其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所以在某些时代,私营盐铁,属于走私犯罪,是和当政皇权法律完全抵触的,一旦落网,是判重罪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盐在古代是国家专营的,国家专营的主要目的就是收税。盐是生活必须品,税收广税收多,盐税占国家税收的比重又大。私盐就是偷税漏税,不除以重刑,大家纷纷效仿走私盐会重创国家的税收银库,所以要对私盐者重刑。也有杀一警百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像现在的烟草专卖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的说。
古代盐是政府管控的。
好比现在石油,你民间走私下石油试试,看警察叔叔不找你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盐在古时候的地位非常高。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古时候要想赢得一场战争的时候,除了兵马充足以外,食盐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兵力充足可以保证战争获得胜利,而如果没有食盐的话,那么将士们的体力就会下降,战争很容易就会失败。强大的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称霸天下,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拥有盐崖。
而在古时候一些私卖食盐的人要被砍头,甚至还会牵连家族。甚至在一些朝代中,贩卖食盐获得的罪行跟造反一样。其实历朝历代之所以如此打击盐贩,主要也是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民间的一些商人私自销售食盐,为了使利润空间更大,经常会在食盐里面掺了一些别的东西,从而对老百姓造成伤害。而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百姓私自卖盐,使国家财政得到损失。
我们都知道盐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一种调料,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需求量大的同时,交易额就会变高。如果民间卖私盐的人过多,这样就会使朝廷所得的税收变少了,那么就会使国家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国库空虚,以及国家军队寿命就会减少。更深一层讲,大家是否知道古时候的一些乱世英雄,其实都是从卖盐起家的。可见如果民间商人掌握了太多食盐的话,会起到扭转国家政局的作用。
上一篇:如果公司一直拖着不清算,资产被老板逐步消耗,员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