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为什么把贩私盐的判重罪?
私盐,食盐,国家古代为什么把贩私盐的判重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食盐作为社会进步中被发现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物资之一后,意味着这种物资的普及程度相当广,甚至食盐都被认为是战略物资。其实朝廷需要垄断食盐归拢起来就是两点:一、为朝廷攫取财富,稳定朝廷税收收入。二、作为战略物资,控制一定民众生活。垄断食盐最早从春秋时期便开始了,食盐作为在古代为数不多的调味品之一,食盐在社会基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盐在古代一度是与金子同等地位,首先是食盐通常提取自高盐水溶液,根据来源称为海盐,湖盐,少量井盐,以及更少量的矿盐,食盐的提取本身就需要相应的条件,因此在古代想要私自制盐,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而食盐本身提取的相应条件就注定了食盐的获取很难做到大规模化,必须是由朝廷批准后才能进行食盐制取,如此一来朝廷就可以简单的控制食盐的产量,进而简单的控制住销量,如此一来就控制了最基础物资的销售量,直接就可以掌握住国家基础生活品的财政收入。所以想要贩私盐是相当难的,因为按照正常年份的销量,出现较大的收入差额就能马上查出存在私自贩盐。
食盐作为朝廷财政收入的一个基础产业,同样食盐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食盐对于人体来言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垄断了食盐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百姓,这点对于集权是有绝对的积极意义。私盐就意味着存在有人想要挑战朝廷,因此古代贩私盐是相当严重的,在五代时期是要直接处死,后期的朝代也是要被处以重罪,说最直接的就相当于现在贩毒差不了多少。因为食盐是绝对不能放开的物资,这不仅仅涉及金钱,而是危害朝廷安全的。私盐贩卖开始严重起来,也就意味着国家开始衰败,因为盐商往往为了利益,开始用粗制的盐充好以获取暴利,如此一来百姓最基础的生活品都被剥削,那么国家动荡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古代朝廷为了稳定国家,除了财政收入,更多的是为了集权统治的安全,他们既不敢将食盐开放,也不能将食盐销售权力下放,皇帝哪怕胆子再大,也不会将食盐权力下放。其实在这种最基础的生活必需品垄断会滋生很多贪腐,但是皇帝为了皇朝延续,他们宁愿让负责的官员获取利益,也会死死将完整产业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话说到现在,在一些贫穷国家也还是存在很多的生活基础物资被垄断,他们的生活艰苦程度相信很多读者也了解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吃盐,都各有不同。靠海的地方吃海盐,内地则有井盐、矿盐。据说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食盐。周朝的时候还设立盐官,用来专门管理食盐。时间一长,中国人养成了依赖食盐的习惯。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几乎跟食盐同时而生的,便是对私人贩盐的打压。从秦朝开始,到汉武帝的时候,中国对私人贩盐的打压便已正式形成。从禁止私人制盐,再到禁运,禁销,有一套非常完成的体系。
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曾推出过法令,如果有人私自铸造制盐的铁具,就砍掉左脚,没收作案工具。当然,对私人贩盐的禁止,并非只存在于秦汉时期。唐朝的时候,如果参与到贩卖私盐的过程中,最轻的要接受脊杖,严重的则是流放,甚至是直接处以死刑。直到清朝的时候,依然对私人贩盐采取严厉的打压态势。那么,这种严厉打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盐能带来大量的收入
自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实行盐铁专卖开始,君王们便开始发现盐带来的巨大好处。因为盐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只要国家垄断了卖盐,便可以从中得到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因为实行的是买卖,不是直接征税,所以,不会招来老百姓太大的反抗。这也是当时实行盐铁专卖的一个重要理由。
汉武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利用它推行自己的雄图霸业。汉武帝将盐转为官售,由此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汉军能北上击败匈奴,南下平定百越,离不开盐的力量。拥有盐,便拥有收入,才能供养军队
二: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也正是因为盐的重要性,所以古代皇帝都选择把售盐的权力抓在自己手中。这不仅能够为自己带来足够丰厚的收入,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如果这些巨额的收入掌握在别人手中,对皇权而言,则有可能是一个威胁。
这一点在唐朝末年的时候,表现非常明显。晚唐时期,各地节度使割据,中央朝廷常常收不上赋税,皇帝只能靠国都附近几个州县的赋税来养活自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这种情况下,不仅售盐的权力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连盐池也归别人所有。唐僖宗的时候,就曾发生朝廷中央跟节度使为了争夺盐池,禁军跟节度使军队打了起来。最后,禁军失败,盐池归节度使所有。
当然,晚唐这种情况,基本是在乱世分裂的情况较常见。五代时,为了争夺售盐带来的好处,用来供养军队,各方都是无所不用其极。而在国家处于统一的时期,民间贩卖私盐的情况最为常见。虽然严厉打击,却难以禁止。原因在于,官方的盐价大多高得吓人。
清朝两江总督陶澍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曾经提到过当时盐务的腐败,因为层层加码,原本不值钱的盐到了百姓手里,竟成了高价的奢侈品。寻常人家为了能买到食盐,往往需要耗尽家财。甚至还有一些人,几个月都吃不到食盐,都已经忘了盐的味道。
正是官盐的昂贵难求,才导致私盐泛滥。因为贩盐的厚利,导致产生了很多实力雄厚的富商。而这些人,对于皇帝而言,其实是某种潜在的威胁。唐朝末年的黄巢,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这些人都是私盐贩子出身。他们的财力,为他们提供了造反的实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国争利
上一篇:如果公司一直拖着不清算,资产被老板逐步消耗,员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